九日独登城上台,南山望尽祇尘埃。
黄华虽富纷纷菊,绿蚁谁同滟滟杯。
时节独催双鬓雪,利名还见此心灰。
池阳星子多朋旧,能有音书万里来。
九日独登城上台,南山望尽祇尘埃。
黄华虽富纷纷菊,绿蚁谁同滟滟杯。
时节独催双鬓雪,利名还见此心灰。
池阳星子多朋旧,能有音书万里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彭汝砺在重阳节独自登高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首联“九日独登城上台,南山望尽祇尘埃”,描绘了诗人独自登高远眺的情景,山下的尘埃与远处的南山形成对比,暗示了人生的渺小与世事的纷扰。
颔联“黄华虽富纷纷菊,绿蚁谁同滟滟杯”,以菊花的繁盛与酒杯的满溢,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人共享的寂寞。菊花的“纷纷”与酒杯的“滟滟”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的孤独感。
颈联“时节独催双鬓雪,利名还见此心灰”,诗人感叹岁月无情,催人老去,同时也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漠,体现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尾联“池阳星子多朋旧,能有音书万里来”,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心中仍存希望,期待着远方的朋友能够传来音讯,寄托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家乡的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亲情、友情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哲思。
竹林先生陈夫子,白发鬖鬖垂两耳。
著书眼似秋月明,为文思入青冥里。
近来学得神仙术,欲向山中餐石髓。
世间自有仙人居,何必蓬莱三万里。
先生一去竟莫回,我尝劝之留不止。
如何擘破山中云,却被茅君强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