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承平正右文,君王昨日幸成均。
三千缝掖星辰拱,十二旗常日月新。
万里去持山国节,六龙阻望属车尘。
上心直欲窥尧禹,咫尺谁能席上珍。
四海承平正右文,君王昨日幸成均。
三千缝掖星辰拱,十二旗常日月新。
万里去持山国节,六龙阻望属车尘。
上心直欲窥尧禹,咫尺谁能席上珍。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国家太平盛世,君主亲临太学的情景。诗中以“四海承平正右文”开篇,点明了国家的繁荣与文化的发展。接着,“君王昨日幸成均”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君主对教育的重视和亲临指导的场景。
“三千缝掖星辰拱,十二旗常日月新”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太学内学者云集、星光璀璨的景象,以及旗帜在阳光下焕然一新的画面,象征着知识的光芒和国家的新生。
“万里去持山国节,六龙阻望属车尘”则通过远行官员和君主出行的描述,展现了国家疆域之广和君主威仪之盛。同时,也暗示了君主对远方事务的关注与治理。
最后,“上心直欲窥尧禹,咫尺谁能席上珍”表达了君主渴望学习古代圣贤之道,追求卓越治理的心愿,同时也暗含了对人才的渴求,希望他们能成为君主身边珍贵的智囊。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宋朝时期的盛世景象和君主的文治武功,也体现了对教育、人才和圣贤之道的尊崇,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沙平依岸,风急捎池,树根聚叶。
淡日浮光,流虹散彩鱼暗唼。
一两绳接低空,听晚鸿伊轧。
偷卜归人,望群遥数先怯。
鸾镜羞窥,任星星、鬓霜谁镊。
锦笺封在,回文无心再阅。
祗与浓熏兰麝,伴画图藏箧。
频倚楼看,乱山翻更重叠。
再拜嗟臣甫。最愁听、西蜀猿啼,东川鹃诉。
当日麻鞋趋行在,破屋随风掀舞。
日夜祷、收京心苦。
待得收京诗咏就,甚饥肠、一饱肠先腐。
今古事,柰何许。箜篌解唱公无渡。
悔提壶、被发匆匆,乱流狂謼。
自笑修蛾何曾画,一例遭人谗妒。
空见说、相如能赋。
才出修门三五里,望长安、已在云深处。
还踯躅,去时路。
四野烟尘尽。况撚指、好春期近。最忆梅开准。
愿花共结伴,花也休吝。减我多年异乡恨。
虎丘三百本。傍水际、岩隈翛然弄影。
自家阑砌,更有閒朱粉。盼书附寄得,数行花讯。
帘外飘香又成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