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意入灯篝,无诗过一秋。
角声吹雨断,人在截云楼。
客意入灯篝,无诗过一秋。
角声吹雨断,人在截云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之夜,诗人独自倚楼而立,思绪随着灯光和风声飘散的画面。
首句“客意入灯篝”,以“客意”点明诗人此时身在他乡,内心充满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之情。灯篝,即灯火,此处不仅指照明的器具,也象征着温暖与希望。在异乡的夜晚,灯火成为唯一的慰藉,但这份温暖却难以驱散内心的孤寂。
次句“无诗过一秋”,表达了诗人在这漫长的秋季里,尽管身处异乡,却未能创作出能够寄托情感的诗句。这不仅是对个人才华的自谦之语,也暗含了对生活境遇的无奈与感慨。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或许尝试寻找灵感,但最终未能如愿,只能默默度过这个秋天。
第三句“角声吹雨断”,描绘了室外的环境。角声,古代军队中用于传递命令的号角声,在这里象征着远方传来的悲凉之声。雨断,意味着雨势减弱或停止,但角声依然在空中回荡,仿佛是自然界的某种回应,与诗人内心的哀愁相呼应。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凄清与悲凉。
最后一句“人在截云楼”,将视角拉回室内,诗人独自站在楼中,面对着被云雾遮蔽的天空。截云楼,可能是指高耸入云的楼宇,或是诗人想象中的所在,象征着一种超脱现实的精神世界。在这里,诗人似乎找到了一种与外界隔绝的宁静,但这种宁静中又蕴含着对现实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处异乡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敏感反应。从灯火到风雨,再到云楼,每一处景物都承载着诗人的情感,构建了一个既具象又抽象的意境,让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高楼冠浮云,下瞰百顷湖。
清漪照两岸,秀色含菰蒲。
骚人富笔力,领略惊须臾。
短长随万象,肯议鹤与凫。
二客各英妙,温温古为徒。
从公文字饮,所乐非歌呼。
酒酣挹诸山,高下如迎趋。
篮舆复迤逦,远访飞来孤。
炎蒸近亭午,天地如大炉。
石泉饮吾庐,快意犹过屠。
松门彻九里,始见灵山隅。
佳名自开皇,籍甚闻中区。
幽芳不时艳,地胜乃滋濡。
招提数四海,雄观宜且无。
归途憩寿星,寒碧森万株。
萧骚聒众响,孰辨笙与竽。
抬眸瞩新榜,蔚蔚气自殊。
将军恋清绝,劝客颓玉壶。
道人烹露芽,满盏浮云腴。
傥无方外姿,未可同此娱。
《次韵景文会朱充仁大夫魏敏中朝奉于望湖楼长句》【宋·释道潜】高楼冠浮云,下瞰百顷湖。清漪照两岸,秀色含菰蒲。骚人富笔力,领略惊须臾。短长随万象,肯议鹤与凫。二客各英妙,温温古为徒。从公文字饮,所乐非歌呼。酒酣挹诸山,高下如迎趋。篮舆复迤逦,远访飞来孤。炎蒸近亭午,天地如大炉。石泉饮吾庐,快意犹过屠。松门彻九里,始见灵山隅。佳名自开皇,籍甚闻中区。幽芳不时艳,地胜乃滋濡。招提数四海,雄观宜且无。归途憩寿星,寒碧森万株。萧骚聒众响,孰辨笙与竽。抬眸瞩新榜,蔚蔚气自殊。将军恋清绝,劝客颓玉壶。道人烹露芽,满盏浮云腴。傥无方外姿,未可同此娱。
https://shici.929r.com/shici/qCzXhlA.html
去年云梦泽南州,为访太史尝淹留。
东坡寒碧最佳处,恨不得子同遨游。
今年庐山深且窅,感君忽来慰枯槁。
溪月岩云亦有情,昨夜为君颜色好。
飘飘绿发方妙年,图史满腹皆精研。
挥毫应敌风雨快,咳唾落纸珠玑圆。
广文英豪仅数千,逸群骥子谁与肩。
男儿穷通故有命,劝子未宜嗟蹭蹬。
丈夫盖棺事始定,他日雄飞雕鹗劲。
草草论文未有涯,匆匆别我却还家。
秋风更约通玄府,共访仙人卧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