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时又过牡丹期,昼掩重门坐似痴。
为擘愁眉须赖酒,欲言雅志岂无诗。
浮云暖日阴晴里,残梦春风富贵时。
一片肝肠坚玉石,肯随风絮入狂吹。
梅时又过牡丹期,昼掩重门坐似痴。
为擘愁眉须赖酒,欲言雅志岂无诗。
浮云暖日阴晴里,残梦春风富贵时。
一片肝肠坚玉石,肯随风絮入狂吹。
这首元代张弘范的《述怀(其二)》描绘了诗人身处春末时节,牡丹盛开却只能闭门独坐的孤寂心境。首句“梅时又过牡丹期”点明时令转换,梅花已过,牡丹正当时,然而诗人却无法欣赏这美景,只能“昼掩重门坐似痴”,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落寞。
“为擘愁眉须赖酒”表达了诗人借酒消愁的苦闷,暗示内心的忧虑难以排解。“欲言雅志岂无诗”则透露出诗人想要抒发高尚情操的愿望,但现实中却只能独自吟诗,无人理解共鸣。
“浮云暖日阴晴里,残梦春风富贵时”通过自然景象寓言人生境遇,浮云蔽日比喻世事多变,而春风富贵则象征理想中的荣华富贵,与现实形成对比,凸显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期待。
最后两句“一片肝肠坚玉石,肯随风絮入狂吹”直抒胸臆,诗人坚贞不屈的心志如同坚硬的玉石,绝不会像随风飘散的柳絮般轻易被世俗所动摇。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人格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如来无物不如来,无物不如本无物。
岂于石上独留迹,得毋此石非真佛。
无物非佛,石岂独非。亘劫色相,不长苔衣。
君不见古德跏趺背佛殿,自谓能参言语断。
此事瞒人那易瞒,识者嗤为担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