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穷若无路,林豁忽有家。
磴道接云关,梯岩飞白斜。
疑在天成阁,万景参窗纱。
山穷若无路,林豁忽有家。
磴道接云关,梯岩飞白斜。
疑在天成阁,万景参窗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壮美与人类居住的和谐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山穷若无路”,开篇即以山的险峻和道路的尽头,引发读者对未知世界的遐想。紧接着,“林豁忽有家”一句,转折间揭示了山林深处隐藏着人类生活的痕迹,这种意外的发现,给人以惊喜之感。
“磴道接云关,梯岩飞白斜”描绘了登山之路的艰险与壮丽。石阶蜿蜒至云端,岩石上架设的梯子如同飞鸟般斜向天空,既展现了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暗示了攀登者的决心与毅力。
“疑在天成阁,万景参窗纱”则将画面推向了极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透过窗纱,万千景象尽收眼底,令人不禁怀疑是否真的身处人间。这一句不仅赞美了自然景观的丰富多样,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中国山水画的精髓,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