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叠叠复云山,瘦马芦鞭矮面鞍。
瀚海去程千驿远,扬州归梦五更残。
尘缘淡处应忘世,逸兴浓时好解官。
二顷良田何必觅,春山笋蕨亦供餐。
云山叠叠复云山,瘦马芦鞭矮面鞍。
瀚海去程千驿远,扬州归梦五更残。
尘缘淡处应忘世,逸兴浓时好解官。
二顷良田何必觅,春山笋蕨亦供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旅途中的画面,诗人骑着一匹瘦弱的马,手持芦鞭,乘坐简陋的矮面鞍,穿越重重叠叠的云山,行进在遥远的瀚海征途上。他心中怀揣着对扬州故乡的深深思念,梦境中残留着归乡的片段,五更时分仍未能安眠。
诗中流露出诗人超脱世俗的意念,即使身处尘世纷扰,也能在淡泊中忘却烦恼,享受闲逸的兴致。他表达了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认为两顷肥沃的土地足以满足,无需再去寻找更多的财富,春天的山间新笋和蕨菜也能成为他的日常佳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理想追求,既有旅途的艰辛,也有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体现了元代文人特有的心境与情怀。
玉门关南百草腓,玉门关北斗兵稀。
边头无事马秋肥,将军出射沙尘瀰。
一胡据鞍执大旗,翩然前导疾若飞。
一胡引弰如附枝,一胡放箭箭不知。
后有两胡蹙骑追,侧身拔镞恐镞遗。
玉门关城迥且巍,一时士马何神奇。
我来塞外按边陲,曾挥此马看君骑。
为君取酒尽千卮,醉里争誇战胜归。
到今已是十年期,画家所写是耶非,却忆当初亲见时。
有客越中来,衣带越溪雨。
既来还遽辞,耿耿不得语。
譬如东轩月,偶此成宾主。
浮云一与期,清光无定所。
出门复入门,怅望夜将午。
几向雨来时,念子溪之浒。
事违人已衰,别多心更苦。
朝来数鬓丝,近复添几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