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砚席辱周旋,义理蚕丝每共研。
颖悟最居德祖后,声名愧出照邻前。
身同槁木甘吾隐,赋就凌云羡尔贤。
莫道孙弘曾不遇,汉庭推毂在兹年。
与君砚席辱周旋,义理蚕丝每共研。
颖悟最居德祖后,声名愧出照邻前。
身同槁木甘吾隐,赋就凌云羡尔贤。
莫道孙弘曾不遇,汉庭推毂在兹年。
此诗为明代唐顺之所作《送冯子声赴试》。诗人以深情厚谊开篇,提及与友人冯子声在学问上的密切交流与探讨,犹如蚕丝般细腻深入,共同研习义理。接着,诗人对冯子声的才智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其颖悟超群,虽不及德祖,但声名却超越了照邻,表达了对其才能的由衷赞赏。
下半部分,诗人以“身同槁木”自比,表达自己甘于隐逸的生活态度,而对冯子声的才华则羡慕不已,希望他的文赋能够如同凌云之气,令人赞叹。最后,诗人以孙弘未遇之事类比,暗示冯子声虽暂时未得显赫,但如汉庭推毂之礼,终将得到应有的赏识与重用,寄予了对冯子声未来成功的美好祝愿。整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又蕴含了对友人才华的深切期待和祝福。
露渍银床金索冷,明月不言星靥靥。
御街朝马响缨铃,几树梧桐鸦影淡。
暗拭衰红出绮房,无心宫额贴花黄。
秋裳未结鸳鸯缝,交刀裁破一帘霜。
昔日翠翘今白葆,可惜韶容镜中老。
纵使青天不解愁,凉榭芭蕉泣秋晓。
兰烛啼红愁夜阑,江南清怨属哀弹。
挑鬟斜凭玉栏干,报道金笼鹦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