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徐漕苦雨之什》
《和徐漕苦雨之什》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古风

泽国三月雨,浩渺灌室庐。

燮调归化工,佞佛计已疏。

乘时舞鳅鳝,快意凫鹜趋。

君来持龙节,问俗浮江湖。

风涛正豗蹙,斯民岂宁居。

一饱不可期,况乃供军须。

素怀澄清志,慷慨时登车。

田畴得安业,十郡通有无。

阴霾会消释,清风为驱除。

渐闻闾里间,欢声变嗟吁。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宋朝时期江南地区三月连绵不绝的雨水景象,以及雨水给当地民众生活带来的困扰与挑战。诗人李光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水对农田、民生的影响,以及官府官员在面对困境时的积极作为。

首句“泽国三月雨,浩渺灌室庐”描绘了江南水乡三月时节雨水充沛,水汽弥漫,几乎将房屋淹没的景象。接着,“燮调归化工,佞佛计已疏”两句,表达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暗示了人类活动应顺应自然规律,不应过度依赖宗教或其他非自然因素解决问题。

“乘时舞鳅鳝,快意凫鹜趋”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对动物行为的影响,如鳅鳝在水中欢快游动,鸭鹅在雨中自由嬉戏,生动展现了雨水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君来持龙节,问俗浮江湖”则点明了官员的到来,他们带着使命,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体现了官员的责任与担当。

“风涛正豗蹙,斯民岂宁居”描述了恶劣天气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强调了自然灾害对社会稳定的威胁。

“一饱不可期,况乃供军须”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民生艰难,不仅个人温饱成问题,军队的供给也成了沉重负担。

“素怀澄清志,慷慨时登车”表现了官员面对困难时的决心与勇气,即使面临重重挑战,仍坚持为民服务,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田畴得安业,十郡通有无”表达了通过官员的努力,使得农田得以恢复生产,物资流通顺畅,社会秩序逐渐恢复正常。

“阴霾会消释,清风为驱除”象征着通过努力,困难终将过去,新的希望与机遇即将到来。

最后,“渐闻闾里间,欢声变嗟吁”描绘了随着情况的好转,百姓从之前的愁苦变为欢声笑语,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感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与社会生活的丰富画面,更蕴含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对官员责任的期待,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春云

春云吐西山,弥空忽幡纚。

青郊方瀸洳,已觉艰举趾。

弗雨斯乃佳,旋听风声起。

尽吹云捲去,意乃为之喜。

回忆往年春,云生盼雨矣。

闻风便已愁,那有喜之理。

人情好恶殊,翻覆有如此。

(0)

洞仙歌·其二江远阁深,人别梦在,镜月留夕,帘波荡春,未免凄益,以感安倩玉龙双翠寄向渌西楼上歌也

窗铃声寂,又银壶传漏。不语沉沉对残酒。

到筵心烛灺,帘额烟明,还瞒说,凉月弄花时候。

玉鹅衾半摺,四角红麸,浅露鸳鸯一双绣。

梦薄未成眠,倦睐忪惺,看鬓亸、蝉钗斜溜。

恁骨似、缃桃易惊寒,愿身当屏山,护伊纤瘦。

(0)

画眉

妾欲画短眉,恐不宜时伴。

妾欲画长眉,恐人笑疏散。

请郎临妆台,随意画长短。

(0)

菩萨蛮.咏梅

繁香浸月冰魄醒。鹤惊风动窗横影。清梦逼寒帏。

疏英点翠衣。苔明函润玉,冷艳生芳骨。

露面一枝新。开来到处春。

(0)

同卢韩李诸子泛舟作

春风荡微和,积阴亦云熙。

徵徒既缤郁,驾言采江蓠。

遥空望无际,四面来清辉。

荡桨遵枉渚,弭棹薄修湄。

沿洄虽不远,爱此清涟漪。

何以佐盘餐,江鳞春正肥。

命酌长松下,清音宛竹丝。

菰芦得生计,鸥鸟更何机。

泛泛忘归路,冥烟失鱼矶。

愿子惜欢会,念此流光移。

(0)

今日良宴会

置酒高堂上,宾旧罗华筵。

雕盘荐野簇,棘匕进熊蹯。

柔风洽四座,丝竹清且繁。

新声响入云,听者有馀欢。

人生匪金石,安得长令颜。

何不建奇策,杖剑先登坛。

无为事圭窦,槃躄长哀叹。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