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仙歌·其二江远阁深,人别梦在,镜月留夕,帘波荡春,未免凄益,以感安倩玉龙双翠寄向渌西楼上歌也》
《洞仙歌·其二江远阁深,人别梦在,镜月留夕,帘波荡春,未免凄益,以感安倩玉龙双翠寄向渌西楼上歌也》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词  词牌: 洞仙歌

窗铃声寂,又银壶传漏。不语沉沉对残酒。

到筵心烛灺,帘额烟明,还瞒说,凉月弄花时候。

玉鹅衾半摺,四角红麸,浅露鸳鸯一双绣。

梦薄未成眠,倦睐忪惺,看鬓亸、蝉钗斜溜。

恁骨似、缃桃易惊寒,愿身当屏山,护伊纤瘦。

(0)
鉴赏

这首《洞仙歌》(其二)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哀婉的画面。词中通过“窗铃声寂”、“银壶传漏”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随着“不语沉沉对残酒”,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或许是对过往时光的追忆,或是对某人的思念。

“到筵心烛灺,帘额烟明,还瞒说,凉月弄花时候。”这一句运用了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元素,将场景描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烛光渐暗,月色微凉,花影摇曳,这些景象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也暗示了情感的微妙变化。

接着,“玉鹅衾半摺,四角红麸,浅露鸳鸯一双绣。”这一段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主人公的寝具与装饰,以及其中蕴含的寓意——鸳鸯双绣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和谐。然而,尽管如此,主人公却因“梦薄未成眠,倦睐忪惺”而难以入眠,这反映了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看鬓亸、蝉钗斜溜。恁骨似、缃桃易惊寒,愿身当屏山,护伊纤瘦。”最后几句话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鬓亸”、“蝉钗斜溜”的形象,以及对“缃桃易惊寒”的比喻,表达了主人公对对方的深切关怀与保护欲望。她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够成为屏障,守护着对方的纤弱与脆弱,这种深情与牺牲精神令人动容。

整体而言,《洞仙歌》(其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保护,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哀愁的作品。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潞河二章·其二

燕京雨十日,群涨归一河。

南下如客心,瞬息千里过。

客心水同逝,客行尚蹉跎。

凭舷眄高阔,愁来纷益多。

晚云弄微阴,残日含林阿。

移舟就烟泊,遥夜还如何?

(0)

道中阻雨过同年黄体正寓斋并招徐雯朱渭清两孝廉饮醉宿话旧纪事感怀即赠黄君得四章·其二

自别诸君已四年,敝衣尘帽各相怜。

有才炫世皆为累,失意看花总不妍。

静夕漫参枯木偈,颠风谁挽下滩船?

尽拌一醉如泥烂,斜月梧阴抱石眠。

(0)

秋日病中咏怀诗二十一章·其十六

白榆何历历,照我堂上眠。

梦中见黄姑,携我行青天。

青天有万里,人寿无万年。

但适一日生,可傲三山仙。

慨彼精血竭,多为忧所煎。

山云性同石,风来揉作绵。

(0)

秋日病中咏怀诗二十一章·其九

独吟为哀猿,静夕凄难闻。

闻有万山叶,搅逐千江云。

登楼俯江水,天水青烟煴。

众星乱如埽,银河不能分。

榑桑有尘翳,哀我太乙君。

愿借鲁阳戈,挥此六合氛。

(0)

秋日病中咏怀诗二十一章·其六

晴晖照夫容,水云来卷舒。

白鸟苦见怜,侧翅故徐徐。

渟机发真静,绮象涵至虚。

远神偶相会,其窅非境储。太荒浩横秋,蟋?堂下居。

念彼樵者劳,感候薪山樗。

(0)

检药

清和资吐纳,冥坐一心蠲。

敢授庸医柄,徒邀小草怜。

风遒尘可格,月正孛无权。

芝朮荒山老,龟龙自大年。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