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殊靡定,何况他肺肠。
己物无二体,君子贵自强。
曾闻二十劫,诸道共相将。
胡为夏与冬,一岁判炎凉。
圣贤在一决,好恶宁有常。
未达法源底,怀忧欲成狂。
安得曼殊剑,破此梦幻场。
我心殊靡定,何况他肺肠。
己物无二体,君子贵自强。
曾闻二十劫,诸道共相将。
胡为夏与冬,一岁判炎凉。
圣贤在一决,好恶宁有常。
未达法源底,怀忧欲成狂。
安得曼殊剑,破此梦幻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幻的深刻感悟。诗中以“我心殊靡定”开篇,直接点出内心的动荡不定,随后通过“何况他肺肠”一句,将这种情感扩大到他人,暗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与难以捉摸。
“己物无二体,君子贵自强”,诗人在此强调了自我价值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君子应当重视自我提升和内在力量的培养。接着,“曾闻二十劫,诸道共相将”则引入了时间的概念,暗示人生的短暂和修行的漫长过程。
“胡为夏与冬,一岁判炎凉”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四季更迭,象征着人生境遇的起伏变化。而“圣贤在一决,好恶宁有常”则提出了道德判断和喜好是否恒定的问题,引人深思。
最后,“未达法源底,怀忧欲成狂”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彻底理解宇宙真理的忧虑和迷茫。“安得曼殊剑,破此梦幻场”则是诗人寻求解脱之道的渴望,希望拥有一把能够斩断幻象的利剑,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探讨了人生的意义、自我修养、道德判断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哲思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无事将心寄柳条,等闲书字满芭蕉。
乡关若有东流信,遣送扬州近驿桥。
九秋霜景净,千门晓望通。
仙游光御路,瑞塔迥凌空。
菊彩扬尧日,萸香绕舜风。
天文丽辰象,窃抃仰层穹。
漂泊日复日,洞庭今更秋。
白云如有意,万里望孤舟。
何事爱成别,空令登此楼。
天光映波动,月影随江流。
鹤唳静寒渚,猿啼深夜洲。
归期诚已促,清景仍相留。
顷者慕独往,尔来悲远游。
风波自此去,桂水空离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