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院竹编墙,丛梢若个长。
入门溪雨溅,满路麦风香。
好梦因凉得,閒愁到水忘。
因循二十载,来到藕花庄。
深院竹编墙,丛梢若个长。
入门溪雨溅,满路麦风香。
好梦因凉得,閒愁到水忘。
因循二十载,来到藕花庄。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穿越藕花庄的旅程,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内心情感的变化。
首联“深院竹编墙,丛梢若个长”描绘了进入藕花庄时的第一印象,竹编的围墙显得幽静而雅致,丛生的树梢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欢迎旅人的到来。这里通过竹墙和树梢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颔联“入门溪雨溅,满路麦风香”进一步展开画面,当踏入藕花庄的那一刻,溪流的雨水溅落在身上,带来一丝清凉,而沿途的麦田在微风的吹拂下散发出阵阵清香,这种自然的气息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颈联“好梦因凉得,閒愁到水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凉爽的空气让人心情舒畅,仿佛连带着梦境也变得美好起来;而面对清澈的流水,所有的烦恼似乎都随着水流远去,心灵得到了净化。
尾联“因循二十载,来到藕花庄”则透露出诗人对这次旅行的感慨。在经历了二十年的时光后,终于有机会来到向往已久的藕花庄,这不仅是一次身体上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抒发,展现出了一幅宁静、美好而又略带哲思的画面,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
自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
年抛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屦中。
杨柳长齐低户暗,樱桃烂熟滴阶红。
何时却与徐元直,共访襄阳庞德公。
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
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
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
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
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亭亭双林间,彩晕扶桑暾。
中有至人谈寂灭,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扪。
蛮君鬼伯千万万,相排竞进头如鼋。
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
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
祇园弟子尽鹤骨,心如死灰不复温。
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
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
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
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
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