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閒未觉往来妨,疏懒从公意自长。
松柏有心寒始见,芝兰入室久弥香。
送秋容我无何饮,畦夏怜渠有底忙。
霜倒池莲雨荒菊,禅房真似赞公房。
官閒未觉往来妨,疏懒从公意自长。
松柏有心寒始见,芝兰入室久弥香。
送秋容我无何饮,畦夏怜渠有底忙。
霜倒池莲雨荒菊,禅房真似赞公房。
这首宋诗《次韵秋日禅房》是周必大所作,展现了作者在官场闲暇时对禅房生活的欣赏与感悟。首句“官閒未觉往来妨”,表达了诗人身处官场空闲之时,并未感到频繁的交际有所妨碍,体现了他的淡泊心境。第二句“疏懒从公意自长”,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于公务的随性态度,这种懒散并非消极,反而是内心宁静的体现。
接下来两句“松柏有心寒始见,芝兰入室久弥香”,运用了象征手法,以松柏的坚韧和芝兰的香气比喻禅修者内心的坚定与品德的高洁,暗示禅房中修行者的高尚情操。诗人借此表达对禅修生活的敬仰和向往。
“送秋容我无何饮,畦夏怜渠有底忙”写诗人面对秋天的来临,没有特别的饮酒庆祝,反而对夏日的繁忙表示怜悯,流露出诗人超脱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节奏的尊重。
最后两句“霜倒池莲雨荒菊,禅房真似赞公房”,通过描绘池莲在秋霜中凋零、菊花在雨后荒芜的景象,形象地展示了禅房环境的清冷与寂静,暗喻禅修生活的寂寥与深远,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禅房主人(赞公)的敬仰,认为其生活如同禅房一般值得赞美。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理解和欣赏,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淡然态度。
大江西去,郁孤台八境,人间图画。
地涌千峰摇翠浪,两派玉虹如泻。
弹压江山,品题风月,四海今王谢。
风流人物,如公一世雄也。
一片忧国丹心,弹丝吹笛,未必能陶写。
西北风尘方澒洞,宰相闲归绿野。
月斧争鸣,风斤运巧,不用修亭榭。
紫枢黄阁,要公整顿天下。
道人幽吟岩壑底,伴晓猿啼秋鹤唳。
自陶情性乐天真,一心不作求名计。
一朝邂逅杨东山,诗声扬扬满世间。
东山才与诚斋敌,手腕中有万斛力。
为君翻九渊,探君骊龙珠。
为君擘沧海,钩上珊瑚枝。
丰城地下掘起龙泉太阿双宝剑,南山雾里窥见隐豹文章皮。
是宝欲藏藏不得,总被东山手拈出。
道人从此诗价高,石廪祝融争崒嵂。
君不见弥明石鼎联句诗,千载托名韩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