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祖龙飞奠两圻,岁时巡跸重依违。
千官扈从趋黄屋,三子联镳总白衣。
眼底关山生藻思,马头楮颖发光辉。
诗成京国争传诵,太史遥瞻动少微。
世祖龙飞奠两圻,岁时巡跸重依违。
千官扈从趋黄屋,三子联镳总白衣。
眼底关山生藻思,马头楮颖发光辉。
诗成京国争传诵,太史遥瞻动少微。
这首元代张仲深的诗《谢易之自京回遗余文物七品各赋律诗一首·谢之.七.上京纪行》描绘了元世祖出行的盛况和诗人对友人易之回京赠物的感激之情。首句“世祖龙飞奠两圻”暗指皇帝威仪,龙飞天马行空,巡视边疆地区;“岁时巡跸重依违”则强调了皇帝出行的季节性和重要性,显示出皇家的庄重与节制。
“千官扈从趋黄屋”描绘了众多官员簇拥着皇帝的壮观场面,而“三子联镳总白衣”则可能是友人易之与诗人的友情象征,以三子并驾齐驱的形象,表达对易之的敬意和友情的深厚。诗人眼中所见的壮丽山河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眼底关山生藻思”,展现出他的文思如海。
“马头楮颖发光辉”进一步赞美了易之的才华,将他的文采比作马头上的毛发,熠熠生辉。最后两句“诗成京国争传诵,太史遥瞻动少微”表达了诗作在京城广为流传,连史官也为之瞩目,高度赞扬了易之的文学成就和作品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元代宫廷生活和文人之间的互动,以及对文学价值的肯定。
晴烟晓散垂杨堤,垂杨袅袅临清溪。
风景依稀二三月,兰苕杜若连芳蹊。
溪头纷然集群鹭,形影相随复相顾。
翘沙戏渚咸自适,界水冲风飞更舞。
饥则窥鱼饱则栖,弋罗不到无嫌猜。
参差态度形殊别,绿杨深处恣徘徊。
孤高格,潇洒性,不逐乌鸢不逐隼。
平生雅趣云水俱,一片閒心烟雨静。
毵毵毛羽胜霜雪,数声叫彻沧波月。
宛如野鹤出尘埃,回视凡禽总殊绝。
谁人巧夺造化工,九鸶写入丹青中。
非惟洁白堪比德,所贵体物存心胸。
乘时高奋抟风翮,充庭久向鹓行立。
遥看洲渚渺茫茫,日近蓬莱天咫尺。
友道日凋谢,伐木久无诗。
讵谓草木间,友道反不亏。
娟娟白玉英,落落苍龙枝。
复有青琅玕,岁晏以为期。
相看冰雪中,节概不少移。
岂不念轗轲,守贞理所宜。
物性尚如尔,人情良可悲。
勖哉三友交,吾当视为规。
退之少苦贫,干禄颇浮躁。
长安三献书,时宰终不报。
饥寒日哀鸣,踰壮已瞆眊。
向非董张徒,宦辙谁与导。
少年屡摧抑,大器天所造。
苟不涉患难,尤足长雄骜。
嗟余樗散材,时迈未闻道。
虽云寡知己,敢忘固穷操。
徇利多乞墦,贾名争媚灶。
薄俗谅如斯,何事伤怀抱。
君不见盆中丝,须臾改变朱与绿。
男儿重交谊,何为中路多反覆。
忆昔感君相与深,白日青天矢寸心。
一言忤意成蒂芥,金石之好为消沈。
四座且勿叹,听我抚节歌路难。
空传管鲍旧时事,古人节槩今人看。
落落园中松柏树,几曾霜雪一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