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行广灵山中》
《春日行广灵山中》全文
明 / 杨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层峦曲径兴无穷,碧草晴吹三月风。

怪听禽声幽树里,清怜诗句乱山中。

隔林烟起和云黑,绕涧花开映水红。

日暮不知是关塞,犹将归路问樵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行于广灵山中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首句“层峦曲径兴无穷”以“层峦”形容山之高峻,“曲径”则描绘了山路的蜿蜒曲折,暗示了探索的乐趣与无尽的可能。“碧草晴吹三月风”,在明媚的阳光下,青翠的草地随风轻摆,三月的春风温柔而充满生机,营造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

接着,“怪听禽声幽树里,清怜诗句乱山中”,诗人听到树林深处传来鸟鸣,仿佛在吟唱着自然的乐章;同时,他以“清怜”二字表达了对诗句的欣赏,似乎是在山间漫步时,灵感涌现,心中涌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喜爱。这两句通过听觉与内心感受的结合,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隔林烟起和云黑,绕涧花开映水红”,描绘了一幅更为生动的场景:山林之间升起的烟雾与乌云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山涧旁的花朵在水中倒影,红色格外鲜明,增添了色彩的对比与层次感。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最后,“日暮不知是关塞,犹将归路问樵翁”,当太阳西下,诗人或许已迷失方向,但并未感到沮丧,反而向砍柴的老者询问归途。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面对未知与挑战时的从容与好奇,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界的亲近与依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渴望。它不仅是一次山行的记录,更是一次心灵之旅的写照。

作者介绍

杨巍
朝代:明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猜你喜欢

赠壶园同寓诸子五章·其五歙县徐志恭

笙鹤胎瑶林,暂戢羾云翅。

神光不可亵,英英扫凡气。

君胄席清华,耳目熟文字。

玉节守步翔,锵然叶温粹。

每与衡古近,异识有同契。

野澹不媚俗,余亦分遭弃。

勉为明德后,天府重华器。

(0)

沈石田山水长卷用其自题韵

寸胸如海天包涵,郁之毫楮生巉岩。

高妙直接仲圭简,浓厚不效方壶贪。

晴波界以一溪壑,白云递出千冈峦。

纠萦杂木碧复紫,或为松栝或梧楠。

或作平衍似排荠,浮青欲吐斜阳含。

茅庐隐现自高下,石梁复沓忘东南。

突兀戈戟列营伍,森严冠绶分子男。

绳其矩矱古无失,妄欲师法吾何堪。

遥遥恨未与公遇,黄楼挥麈听豪谈。

亦思觅械制强虎,未能化蛹诚废蚕。

手披兹图缅真谛,疏柳湖阁风鬖鬖。

但许迸力造毫末,十年寝食情亦甘。

(0)

独听

檐高星出河,风远竹生波。

独听大江汐,谁搴木末萝?

孤灯持道气,素壁写天和。

未待逢秋序,秋心蓄已多。

(0)

题方山人纪游图二章·其二

寄迹如云亦散仙,耽情有癖即因缘。

择须为隐谁投券,行倘堪偕愿执鞭。

面壁少文今卧老,游山康乐但诗传。

何须一叶龙门去,指画河图问朔骞。

(0)

责友四章·其二

北堂有萱草,零落秋风姿。

母老不得养,有子安所为?

子去日以久,母年行就衰。

倚门重倚闾,望望长江湄。

回首向家人,欲语含酸悲。

子去种庭树,芊芊新绿滋。

树种亦云长,子去无还期。

子还纵有日,吾恐不复知。

见树如见母,为子长致辞。

(0)

答叶山人送别韵

孤阁群山夕,高天独鸟移。

关河无险仄,云水有心期。

力弱担愁重,言长判袂迟。

青萝含古怨,只许病麋知。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