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责友四章·其二》
《责友四章·其二》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北堂有萱草,零落秋风姿。

母老不得养,有子安所为?

子去日以久,母年行就衰。

倚门重倚闾,望望长江湄。

回首向家人,欲语含酸悲。

子去种庭树,芊芊新绿滋。

树种亦云长,子去无还期。

子还纵有日,吾恐不复知。

见树如见母,为子长致辞。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责友四章(其二)》,由清代诗人姚燮创作。诗中描绘了母亲对远方儿子的思念之情,以及儿子离家后对母亲的关怀与思念。

首句“北堂有萱草,零落秋风姿”,以萱草的凋零比喻母亲的衰老,同时暗示母亲在家中孤独地等待儿子归来。萱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用来象征母亲的慈爱和家庭的温馨。

接着,“母老不得养,有子安所为?”表达了母亲因年老而无法亲自照顾儿子的遗憾,同时也反映了儿子在外奔波的不易。这两句将母子之间的深情与生活的艰辛交织在一起,触动人心。

“子去日以久,母年行就衰。”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儿子离家的时间越来越长,母亲的身体也日渐衰老。这种岁月无情的对比,加深了读者对母子分离之痛的理解。

“倚门重倚闾,望望长江湄。”通过母亲倚门远眺、期盼儿子归来的场景,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执着。长江湄在这里象征着遥远的距离,进一步强调了母子相隔的无奈与痛苦。

“回首向家人,欲语含酸悲。”母亲在家人面前欲言又止,心中充满了对儿子的思念与悲伤。这一细节描绘了母亲内心的复杂情感,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同情与共鸣。

最后,“子去种庭树,芊芊新绿滋。树种亦云长,子去无还期。”通过儿子离开后种下的树木逐渐生长,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儿子归期的遥不可知。树木的成长与儿子的缺席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儿子早日归来的期盼与对时光飞逝的感慨。

“子还纵有日,吾恐不复知。”即使儿子有一天能回来,母亲是否还能认出他,是否还能记得他的模样,都成了未知数。这句诗表达了母亲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儿子深深的担忧。

“见树如见母,为子长致辞。”结尾处,诗人以树比母,表达了对母亲形象的深刻记忆和对儿子的深切关怀。这句话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诗人对母爱的赞美和对亲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时间和距离的无奈与感慨。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亲情的佳作,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离别等普遍主题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声声慢.晨起踏雪诣向亭

街长帽侧,径滑筇扶,斜风乍见飞绵。

款竹门深,还更一笑相看。

朝来玉楼冻合,怪尖叉、瘦耸吟肩。

闲趣好,但尘襟泥酒,醉墨涂笺。

容易烟云过也,甚鸿泥爪印,倦旅依然。

冷落诗囊,谁念岁晚长安。

冰霜待寻伴侣,只孤琴消得清寒。

似梦里,又梅花、开了故山。

(0)

浣溪纱

尘劫成尘感不销。神魂十丈为飘飖。

珠帘揭处佩环摇。

一寸春心红到死,四厢花影怒于潮。

万千哀乐集今朝。

(0)

菩萨蛮.夏夜

骄阳已敛繁星密。满庭花气荷香彻。林外晚风微。

流萤高下飞。轻罗圆月晕。团扇挥难定。

小立倚栏干。黄昏人未眠。

(0)

临江仙.过惠河感即事

渺渺寒流明古渡,斜阳云影初收。

蓼花滩畔木兰舟。沙边渔唱晚,烟外橹声柔。

极望长天连海曲,风前顿触离愁。

廿馀年事懒回头。乌梭天上织,鸿爪雪中留。

(0)

浪淘沙.咏史

秋老伏波营。海气凄清。鹧鸪啼上越王城。

玉几金床何限恨,紫殿苔生。霸业总飘零。

青盖亭亭。五千甲楯忆行成。

回首羊车游幸地,多少娉婷。

(0)

越溪春.郭外用宋人韵

草软沙平何处路,郭外即天涯。

板桥流水伤心地,带夕阳、点点明霞。

歌哭声中,纸钱灰里,知是谁家。参差油壁香车。

燕尾隔窗纱。归来三盏两盏淡酒,黄昏鸦乱风斜。

只有短檠如旧,依依为照寒花。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