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寒流明古渡,斜阳云影初收。
蓼花滩畔木兰舟。沙边渔唱晚,烟外橹声柔。
极望长天连海曲,风前顿触离愁。
廿馀年事懒回头。乌梭天上织,鸿爪雪中留。
渺渺寒流明古渡,斜阳云影初收。
蓼花滩畔木兰舟。沙边渔唱晚,烟外橹声柔。
极望长天连海曲,风前顿触离愁。
廿馀年事懒回头。乌梭天上织,鸿爪雪中留。
这首《临江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江南水乡画卷。首句“渺渺寒流明古渡”,以“渺渺”二字勾勒出水波的悠远与深邃,寒流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古渡口静静地矗立在岸边,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流逝感。
接着,“斜阳云影初收”一句,将画面推向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与云彩交织,渐渐淡去,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静谧与柔和。此时,远处的蓼花滩上停泊着一叶木兰舟,与之相对的是沙滩边传来的渔歌,这歌声在傍晚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悠扬,仿佛是大自然最纯粹的乐章。
“烟外橹声柔”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与和谐,远处的水面上传来轻柔的摇橹声,与晚霞、渔歌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
“极望长天连海曲,风前顿触离愁”两句,将视角拉高,从地面延伸至天空,直至与大海相连,广阔的视野与深远的空间感让人不禁生发出对远方的向往与对过去的回忆。然而,当风吹过,诗人突然触碰到心中的离愁,这种情感的瞬间涌现,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与细腻。
最后,“廿馀年事懒回头”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岁月的怀念与不舍,但又不愿过多回顾,可能是因为其中包含了太多的回忆与感慨。“乌梭天上织,鸿爪雪中留”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乌梭(一种织布工具)在天上织,鸿爪(大雁的脚印)在雪地上留下痕迹,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美好,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珍贵。
整体而言,这首《临江仙》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