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软沙平何处路,郭外即天涯。
板桥流水伤心地,带夕阳、点点明霞。
歌哭声中,纸钱灰里,知是谁家。参差油壁香车。
燕尾隔窗纱。归来三盏两盏淡酒,黄昏鸦乱风斜。
只有短檠如旧,依依为照寒花。
草软沙平何处路,郭外即天涯。
板桥流水伤心地,带夕阳、点点明霞。
歌哭声中,纸钱灰里,知是谁家。参差油壁香车。
燕尾隔窗纱。归来三盏两盏淡酒,黄昏鸦乱风斜。
只有短檠如旧,依依为照寒花。
这首《越溪春》描绘了一幅凄美而又充满情感的画面。开篇“草软沙平何处路”,以自然景象起笔,营造出一种辽阔而迷茫的氛围,仿佛在述说人生的无尽旅程和未知。接着,“郭外即天涯”一句,将空间感拉远,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距离的主题。
“板桥流水伤心地,带夕阳、点点明霞。”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哀愁的氛围。板桥、流水、夕阳、明霞,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情感的深沉与复杂。特别是“伤心地”三字,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感慨。
“歌哭声中,纸钱灰里,知是谁家。”这一段则将画面转向了更为具体的生活场景,通过“歌哭声”和“纸钱灰”这样的细节,展现了生离死别的悲痛与哀悼,同时也暗示了生命无常的主题。这里的“知是谁家”四字,既是对逝者的怀念,也是对人生短暂的深刻反思。
“参差油壁香车。燕尾隔窗纱。”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浪漫的场景,油壁香车与燕尾隔窗纱,既体现了生活的奢华与美好,也与前面的哀愁形成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归来三盏两盏淡酒,黄昏鸦乱风斜。”这两句通过饮酒和黄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自我慰藉。淡淡的酒意,伴随着黄昏的乌鸦和斜风,构成了一幅既宁静又略显寂寥的画面。
最后,“只有短檠如旧,依依为照寒花。”以“短檠”(小灯)为喻,强调了在艰难时刻,唯有回忆与过去的一点温暖能够给予心灵慰藉。这不仅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生命中不灭希望的寄托。
整体而言,《越溪春》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生死、离别、孤独等主题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寻求内心平静与希望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