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闽山中竹皆有实多至万斛民赖以食岁且不饥作乐府短歌以纪异事将以俟采诗者择焉盖诗人之职也》
《七闽山中竹皆有实多至万斛民赖以食岁且不饥作乐府短歌以纪异事将以俟采诗者择焉盖诗人之职也》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古风

七闽山中地不足,往往连山暗脩竹。

今年是处生竹花,竹米登囷日千斛。

大家炊饭饷田夫,小家作糜饥饫腹。

官虽赋田无上地,民不扶犁得中熟。

福唐太守不敢藏,青版成囊献黄屋。

黔黎鼓腹慰天心,宣付汗青书日录。

山中父老雪满头,何曾眼见天雨粟。

漫将葆旅属珠星,谁问庙堂调玉烛。

人言丹凤餐竹实,玉粒先来自山谷。

会见双飞入建章,万年枝并看鸾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福建山区的丰饶景象与百姓的富足生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

首先,诗开篇即以“七闽山中地不足,往往连山暗脩竹”描绘出山地的广阔与竹林的茂密,展现出一种原始而宁静的自然美。接着,“今年是处生竹花,竹米登囷日千斛”则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竹子生长的旺盛与丰收的景象,竹米的产量之高令人惊叹。

进一步,诗人通过“大家炊饭饷田夫,小家作糜饥饫腹”描绘了百姓生活的富足与满足,无论是劳作的农夫还是普通的家庭,都能享受到丰盛的食物。然而,诗中并未止于此,而是深入探讨了土地与赋税的关系:“官虽赋田无上地,民不扶犁得中熟”,既体现了官府对土地的管理,又反映了百姓在合理耕作下的丰收。

接下来,“福唐太守不敢藏,青版成囊献黄屋”一句,通过地方官员的无私奉献,展现了对皇室的忠诚与对民众福祉的关注。这不仅是一种政治上的表现,更是一种道德上的高尚情操。

“黔黎鼓腹慰天心,宣付汗青书日录”则表达了百姓的幸福生活得到了上天的认可,并将被历史铭记。这种对民生的关怀与对历史的记录,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进步与文明传承的期待。

最后,“山中父老雪满头,何曾眼见天雨粟。漫将葆旅属珠星,谁问庙堂调玉烛”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的奇迹与人间的和谐共存,同时也提出了对社会治理与资源分配的思考。诗中的“丹凤餐竹实,玉粒先自来山谷”则象征着自然界的恩赐与人类智慧的结合,预示着未来的繁荣与和平。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宋代福建山区的独特风情与人民的幸福生活,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普化赞

恣意放颠放呆,走遍前街后街。

就中一处叵耐,大悲院里有斋。

(0)

偈颂十七首·其三

滴水滴冻,浑无罅缝。明眼衲僧,失却鼻孔。

(0)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一

前三后三,今日明日。达磨不会,九年面壁。

(0)

偈颂七十六首·其二十

六月火边坐,三冬水里走。

怒中呈笑面,闹处伸毛手。

满载没底船,归来重抖擞。

抖擞个甚么,苏州有,常州有。

(0)

偈颂七十六首·其五十八

去年不在家,虚过重阳节。

今年既在家,须要强施设。

淡水煮冬瓜,真个滋味别。

不知滋味者,却似嚼生铁。

(0)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一一五

今朝八月二十五,记得洞山离查渡。

韶石山头打不回,追至如今无本据。

问佛便答麻三斤,何似庭前柏树子。

苍鹰搦卧兔,猫儿捉老鼠。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