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伏波营。海气凄清。鹧鸪啼上越王城。
玉几金床何限恨,紫殿苔生。霸业总飘零。
青盖亭亭。五千甲楯忆行成。
回首羊车游幸地,多少娉婷。
秋老伏波营。海气凄清。鹧鸪啼上越王城。
玉几金床何限恨,紫殿苔生。霸业总飘零。
青盖亭亭。五千甲楯忆行成。
回首羊车游幸地,多少娉婷。
这首《浪淘沙·咏史》以清丽之笔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命运巧妙融合,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悲凉的美感。
“秋老伏波营”,开篇即点明时节与地点,秋风萧瑟中,伏波营的景象映入眼帘,营造出一种肃杀而又苍凉的氛围。“海气凄清”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冷,仿佛连海的气息都带着一丝哀愁。接下来,“鹧鸪啼上越王城”,以鹧鸪的啼声作为背景音符,增添了一抹哀怨的色彩,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故事与回忆的场景之中。
“玉几金床何限恨,紫殿苔生”,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荒凉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感慨。玉几金床象征着权力与荣华,而如今却满目荒凉,紫殿上的青苔更是无声地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霸业总飘零”,一句直抒胸臆,道出了历史人物的最终归宿——无论曾经多么辉煌的霸业,最终都难逃消逝的命运。这种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理解,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青盖亭亭”,转而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青盖(古代贵族出行时所乘的车盖)在亭亭玉立之间,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引人遐想。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也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五千甲楯忆行成”,这一句将目光投向历史的深处,五千甲楯(古代军队的装备)成为了历史的见证,它们的存在提醒着人们,曾经的壮阔与英勇,如今只能在记忆中追寻。这种对历史的回望,既是对过去的缅怀,也是对未来的思考。
“回首羊车游幸地,多少娉婷”,最后两句以羊车游幸地为背景,勾勒出一幅繁华落尽后的景象,昔日的繁华与美丽,如今只剩下回忆中的娉婷身影。这里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惋惜,也是对人生短暂与世事无常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浪淘沙·咏史》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人生的无奈,既有对历史的深情回顾,也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西北有浮云,白白澹将坠。
安知东南望,有海乃无地。
海气秋昏昏,天星为易次。
仰天发浩叹,空陨诗人涕。
见几者何人,相率思去位。
萧晨读公诗,浩然见归思。
归去岂不佳,中外正多事。
念天生才心,济世乃为贵。
百折苟不回,终必申吾志。
远人况相格,何用恤浮议。
行收已失权,更截旁溢利。顾此凋?民,徐为苏元气。
三州士与女,歌颂方无既。
时危仗豪隽,重任在疆寄。
岂曰位不高,持节已为使。
秋风思鲈脍,彼特王门吏。
乱萌虽已兆,何忍吾君弃!
苏轼终爱君,斯意谨当志。
河山况如故,力在收破碎。
九州不可知,犹冀一方治。
内乱吾不与,外患吾不避;
用敢告司阶,斯语合经义。
勿信鹧鸪言,声声唱归去。
老圃有秋容,且对黄花醉。
《絜斋世丈以西园述怀集苏六十韵诗见示,为赋五古四章·其四》【清·丘逢甲】西北有浮云,白白澹将坠。安知东南望,有海乃无地。海气秋昏昏,天星为易次。仰天发浩叹,空陨诗人涕。见几者何人,相率思去位。萧晨读公诗,浩然见归思。归去岂不佳,中外正多事。念天生才心,济世乃为贵。百折苟不回,终必申吾志。远人况相格,何用恤浮议。行收已失权,更截旁溢利。顾此凋?民,徐为苏元气。三州士与女,歌颂方无既。时危仗豪隽,重任在疆寄。岂曰位不高,持节已为使。秋风思鲈脍,彼特王门吏。乱萌虽已兆,何忍吾君弃!苏轼终爱君,斯意谨当志。河山况如故,力在收破碎。九州不可知,犹冀一方治。内乱吾不与,外患吾不避;用敢告司阶,斯语合经义。勿信鹧鸪言,声声唱归去。老圃有秋容,且对黄花醉。
https://shici.929r.com/shici/Neu3j9Rbr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