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方山人纪游图二章·其二》
《题方山人纪游图二章·其二》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迹如云亦散仙,耽情有癖即因缘。

择须为隐谁投券,行倘堪偕愿执鞭。

面壁少文今卧老,游山康乐但诗传。

何须一叶龙门去,指画河图问朔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方山人的隐士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首句“寄迹如云亦散仙”以云喻方山人的飘逸与自由,暗示其如同云一般无拘无束,自在逍遥,仿佛超脱尘世的散仙一般。接着,“耽情有癖即因缘”则点明了方山人对生活的深情投入和独特癖好,这些癖好或许源于某种特殊的缘分或机缘,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感知和深刻体验。

“择须为隐谁投券”一句,表达了方山人选择隐居生活的决断,似乎是在赌注自己的命运与选择,暗示了他对于隐逸生活的坚定信念和深思熟虑。而“行倘堪偕愿执鞭”则进一步描绘了方山人愿意与志同道合者共事的情景,展现了他的社交观念和团队合作意识。

“面壁少文今卧老”可能寓含着方山人在年老时回顾自己一生,虽少言寡语,却在内心深处积累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和经验。“游山康乐但诗传”则通过引用历史上的名士康乐公(即谢灵运)的例子,强调了方山人通过诗歌来传承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感,表明了他以文学作为表达自我、记录生活的独特方式。

最后,“何须一叶龙门去,指画河图问朔骞”表达了方山人认为不必追求外在的名利地位,而是应该专注于内心的探索和精神的成长。这里的“龙门”可能象征着世俗的权力和财富,而“河图”和“朔骞”则是古代神话中的元素,象征着宇宙的奥秘和未知的世界。整句话意在强调,真正的智慧和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对世界的深刻理解,而非外在的物质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方山人独特的生命哲学和生活态度,以及他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送萧晋卿西行

上马能击贼,下马能草檄。

萧郎负此文武之全才,当卧元龙楼百尺。

屏山阅尽眼中人,磊落深沉只识君。

冷官不受人料理,拄笏时看西山云。

与君尝谈秘书阁,百二秦城锦相错。

第恐羌儿或弄兵,今日始知先一著。

自有龙图十万兵,请乘一障终权轻。

初闻召至青油幕,袖中已草从军行。

相国谋深古来少,想见智囊谈未了。

贺兰鼠子不足平,底用西征出师表。

凉州久苦寒烟埋,今年定见玉关开。

凯旋只在春风后,趁取闲闲登吹台。

(0)

和翁子秀夜过溪桥韵

千里无云湛九霄,月明花露滴春桥。

何时心绪如杨柳,笑倚春风万丈条。

(0)

菩萨蛮·其三菊花

四时皆有司花女。杪秋犹见花如许。想得紫金丹。

工夫造化间。春莺留弱羽。更渍蔷薇露。

莫取落英餐。留供醉眼看。

(0)

行次下渚湖二首·其二

野童绿草牧鹅群,诗料今朝得几分。

俯仰纵横皆合律,云如层树树如云。

(0)

新亭

风景自今古,斯亭今是非。

绝怜江水去,还有故山围。

得失同千虑,成亏共一机。

所思惟谢傅,不但胜淮淝。

(0)

疏影.梅影

黄昏片月。似碎阴满地,还更清绝。枝北枝南,疑有疑无,几度背灯难折。依稀倩女离魂处,缓步出、前村时节。看夜深、竹外横斜,应妒过云明灭。

窥镜蛾眉淡抹。为容不在貌,独抱孤洁。莫是花光,描取春痕,不怕丽谯吹彻。还惊海上燃犀去,照水底、珊瑚如活。做弄得、酒醒天寒,空对一庭香雪。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