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鞦韆。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鞦韆。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食节气的春日景象,诗人王禹偁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山野之美,并透露出一丝淡淡的情感。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开篇即设定了时间与地点,寒食节气恰逢春日,商山之景却带有几分凄凉之感。这里的“可怜”并非悲哀,而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感慨。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鞦韆。”诗人的视角转向山中的孩子们,他们在花间轻盈地捉住蝴蝶,这一幕生动而又不失天真。同时,“人家依树系鞦韆”则描绘出人们在树下搭起了遮阳的竹帐,既是生活的点缀,也透露出初春时节的温馨。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这里,诗人用鲜明的色彩勾勒出雨后的山野景致。曦光初照的郊野呈现出新鲜的绿意,而小巷春日的阴霾中,却有烟气被阻挡,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微妙情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诗的最后两句流露出一股淡定的生活态度。副使虽官职不高,但在这春日里,他似乎也能享受清净无为的悠然自得。这里的“撰碑钱”则是对个人生活的一种点睛之笔,表明尽管闲暇,也还保持着文人雅士的风范。
整首诗通过对寒食节气商山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春日生活场景的捕捉,展现了诗人王禹偁独特的情感和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