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猎看人放海青,黑山峡口路交横。
飞鸿雨湿云天远,去马风寒雪塞平。
归客北边关柝击,过军西畔寨灯明。
巍巍殿帐毡房煖,衣铁冷深更鼓鸣。
围猎看人放海青,黑山峡口路交横。
飞鸿雨湿云天远,去马风寒雪塞平。
归客北边关柝击,过军西畔寨灯明。
巍巍殿帐毡房煖,衣铁冷深更鼓鸣。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围猎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北方边塞的荒凉与雄伟。开篇“围猎看人放海青”,“黑山峡口路交横”两句,以宏大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广阔的自然环境中,猎人的活动和山川的交错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飞鸿雨湿云天远,去马风寒雪塞平”四字,描绘了天气的变化和自然景观的转换,通过“飞鸿”、“雨湿云天”、“去马风寒”、“雪塞平”等意象,渲染出边塞的荒凉与萧瑟。
“归客北边关柝击,过军西畔寨灯明”两句,则转向了人文景观。通过“归客”的足音和“关柝”的击响,以及“过军”和“寨灯”的明亮,诗人传达了一种边塞戍守的严肃氛围。
最后,“巍巍殿帐毡房煖,衣铁冷深更鼓鸣”两句,通过对殿帐、毡房等细节的描写,以及“衣铁冷深”的形容和“更鼓鸣”的声音,再现了边塞军营中的严寒与紧张气氛。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精心刻画,展现了北方边塞地区的独特风貌,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边疆戍守生活的深切感悟。
紫阳仙子名玉华,珠盘承露饵丹砂。
转态凝情五云里,娇颜千岁芙蓉花。
紫阳綵女矜无数,遥见玉华皆掩嫭。
高堂初日不成妍,洛渚流风徒自怜。
璇阶霓绮阁,碧题霜罗幕。
仙娥桂树长自春,王母桃花未尝落。
上元夫人宾上清,深宫寂历厌层城。
解佩空怜郑交甫,吹箫不逐许飞琼。
溶溶紫庭步,渺渺瀛台路。
兰陵贵士谢相逢,济北风生尚回顾。
沧洲傲吏爱金丹,清心回望云之端。
羽盖霓裳一相识,传情写念长无极。
长无极,永相随。攀霄历金阙,弄影下瑶池。
夕宿紫府云母帐,朝餐玄圃昆崙芝。
不学兰香中道绝,却教青鸟报相思。
沧江溯流归,白璧见秋月。
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
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
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
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
故人在咫尺,新赏成胡越。
寄君青兰花,惠好庶不绝。
长安盈尺雪,早朝贺君喜。
将赴银台门,始出新昌里。
上堤马蹄滑,中路蜡烛死。
十里向北行,寒风吹破耳。
待漏午门外,候对三殿里。
须鬓冻生冰,衣裳冷如水。
忽思仙游谷,闇谢陈居士。
暖覆褐裘眠,日高应未起。
觅得花千树,携来酒一壶。
懒归兼拟宿,未醉岂劳扶。
但惜春将晚,宁愁日渐晡。
篮舆为卧舍,漆盝是行厨。
斑竹盛茶匮,红泥罨饭炉。
眼前无所阙,身外更何须。
小面琵琶婢,苍头觱篥奴。
从君饱富贵,曾作此游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