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江溯流归,白璧见秋月。
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
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
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
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
故人在咫尺,新赏成胡越。
寄君青兰花,惠好庶不绝。
沧江溯流归,白璧见秋月。
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
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
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
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
故人在咫尺,新赏成胡越。
寄君青兰花,惠好庶不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金陵地区泛舟游玩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友人的思念。开篇“沧江溯流归,白璧见秋月”两句,以动静结合的笔法,勾勒出诗人在夜色中泛舟返回时所见之景。其中,“沧江”指的是长江的别称,而“溯流归”则表达了诗人逆水而上的情态。“白璧见秋月”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白璧山在这里成为观看秋夜明月的绝佳地点。
接下来的“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一句,用了“皓如山阴雪”的比喻,将秋月映照下的白璧山与洁白的山阴雪进行对比,强调了月色之明净。这里不仅美化了自然景物,也反衬出诗人心中的清澈和宁静。
“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幽人”指的是隐居之人,而“停宵征”则表明他们不急于一时。与此同时,“贾客”即商旅之人也“忘早发”,显示出一种对时间的豁达和从容。
“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两句,则是诗人继续航行的情景。“进帆”意味着扬帆前进,而“天门山”则是一处著名的地理标志。同时,“回首牛渚没”则表达了诗人的怀旧情绪,通过对过往美好记忆的追思,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两句,继续描写自然景象。“川长”指的是江河的延续,而“信风来”则表明诗人对这悠久而又持久之物的深信。随后,“日出宿雾歇”则是对时间流转和天气变化的观察,日出驱散了夜间的迷雾。
最后,“故人在咫尺,新赏成胡越”两句,诗人的情感开始向朋友倾泻。“故人”指的是旧友,而“在咫尺”则表达了一种近在咫尺的渴望。与此同时,“新赏成胡越”则可能是在赞美某位朋友的才华或成就,通过对“胡越”的提及,传递出一种文化上的交流和认同。
整首诗以其优美的意象、丰富的情感以及流畅的节奏,展现了唐代诗人李白在自然风光中的情怀与生活态度,以及他那颇具浪漫色彩的人际交往。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宁争桃李春。
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
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