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糟送陈广文》
《红糟送陈广文》全文
宋 / 萧立之   形式: 古风

小槽无声檐溜歇,银缸满贮猩红血。

撑囊礧磈腹果然,压以千钧枯欲裂。

曲生有味取试尝,粉身不惜糜成浆。

春风往往醉入骨,赐以菹醢犹能香。

赠君活火烹锜釜,芼以青葱渫姜缕。

食之以匙不以箸,白玉盘中涨红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制作红糟的过程与美食的诱人之处,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美感。

首先,诗中的“小槽无声檐溜歇,银缸满贮猩红血”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制作红糟时的场景。小槽的静默与檐滴的停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专注的氛围;银缸里盛满了猩红色的液体,既形象又富有视觉冲击力,仿佛能感受到那浓郁的香气。

接着,“撑囊礧磈腹果然,压以千钧枯欲裂”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红糟在制作过程中所经历的压力与变化,展现出其独特的工艺特点。

“曲生有味取试尝,粉身不惜糜成浆”则表达了对红糟味道的期待与尝试,以及为了品尝美味而不惜一切的精神,体现了对美食的热爱与追求。

“春风往往醉入骨,赐以菹醢犹能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红糟比作能让人“醉入骨”的春风吹拂,即使经过腌制(菹醢),依然能保持其香气,进一步强调了红糟的独特魅力。

最后,“赠君活火烹锜釜,芼以青葱渫姜缕。食之以匙不以箸,白玉盘中涨红雾。”描绘了将红糟烹饪并享用的过程,使用活火烹煮,搭配青葱、姜丝等调料,以匙而非箸食用,使得红糟在白玉盘中呈现出一片红雾缭绕的景象,既展示了烹饪技艺,也渲染了美食的诱人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红糟制作与品尝过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美食的魅力,也蕴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情感与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萧立之
朝代: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秋日遣怀八首·其五

秋夜坐东窗,残雨时一滴。

四壁无人声,心境两虚寂。

吾方游物初,超然谢形役。

一毫傥未尽,何往非勍敌。

(0)

幽居五首·其二

来客无僮奴,剥啄自叩户。

主人亦萧然,茗饮不能具。

清言正绝倒,日莫亟散去。

更欲尽所怀,衣薄畏霜露。

(0)

罗山平云阁

上方高阁与云齐,蜡屐穿云步步跻。

却恐此身生羽翼,不从平地作阶梯。

九门路接青霄近,四望山连碧海低。

徙倚阑干重回首,疏林烟暝野猿啼。

(0)

夜泊合江县月中小舟谒西凉王祠

悬瀑雪飞舞,奇峰玉嶙峋。

摇碎一江月,来谒西凉神。

我虽不识神,知是山水人。

不敢持笏来,裋褐整幅巾。

出我囊中香,羞我南溪蘋。

杯湛玻瓈春,盘横水精鳞。

出门意惝恍,烟波浩无津。

安得结茆地,与神永为邻。

(0)

夜坐水次

房星纵,心星横,北斗高挂南斗倾。

蓼根熠熠萤火明,苇丛哀哀姑恶声。

我倚胡床破三更,溪风吹衣月未生。

玉门关,拂云城,何时连营插汉旌。

白头书生未可轻,不死令君看太平。

(0)

夜行至平羌憩大悲院

忆昨游天台,夜投石桥宿。

水声乱人语,炬火散山谷。

穿林有惊鹘,截道多奔鹿。

今夕复何夕,此境忽在目。

苍茫陂十里,清浅溪数曲。

微霜结裘茸,落叶拂帽屋。

下马憩村寺,颓然睡清熟。

觉来窗已白,残灯犹煜煜。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