恁风流、晚香身世,南都遗老如在。
一篱水绘秋花影,肯与青山俱卖。彭泽宰。
把薇蕨、余生别立餐英派。幽芳任采。
便以菊方兰,将诗品画,香出所南外。
桑田变,三百年来沧海。弘光宣统同慨。
欲消此酒知何物,最后南唐一蟹。缘不解。
看赵璧荆弓,来去多灵怪。河山又改。
叹辽鹤归来,灵鹣不见,空读瞎牛画。
恁风流、晚香身世,南都遗老如在。
一篱水绘秋花影,肯与青山俱卖。彭泽宰。
把薇蕨、余生别立餐英派。幽芳任采。
便以菊方兰,将诗品画,香出所南外。
桑田变,三百年来沧海。弘光宣统同慨。
欲消此酒知何物,最后南唐一蟹。缘不解。
看赵璧荆弓,来去多灵怪。河山又改。
叹辽鹤归来,灵鹣不见,空读瞎牛画。
这首词以菊花为引,描绘了一位南都遗老的风流身世,寓言深远。"一篱水绘秋花影"形象地刻画了菊花的孤高与清雅,表达了对遗老坚守节操的敬意。"彭泽宰"暗指陶渊明的隐逸生活,"薇蕨"则象征简朴的生活方式。词人推崇菊花的高尚品格,将其与兰花、诗画并列,超越了地域之限。
"桑田变,三百年来沧海",暗示历史变迁,沧桑巨变,从弘光到宣统,词人感慨人事如梦。"欲消此酒知何物"表达对时局动荡的无奈,而"南唐一蟹"则寓意亡国之痛。最后,词人借"赵璧荆弓"和"瞎牛画",寓言历史的反复无常和人事的难以预料,感叹河山易主,美好事物的消失。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借物抒怀,既有对历史变迁的沉思,也有对个体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词人的历史意识和文化情怀。
春色总迷离,又东风、暗向天涯吹晓。
生意烧痕,苏香泥泮,先盼余寒全扫。
铺茵渐展,几番潜逗莺声小。
回首瀛洲非旧处,断梦倦萦瑶草。
愁根旋灭旋生,正黏花衬柳,芟除不了。
休傍战场青,惊沙畔、难觅采芳人到。烟凝路渺。
赋情空对芜城悄。
惟见元都葵麦遍,撩乱夕阳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