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璚楼浸月华,桐花移影上窗纱。
檐前不插盐枝竹,卧听金羊引小车。
十二璚楼浸月华,桐花移影上窗纱。
檐前不插盐枝竹,卧听金羊引小车。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的《宫词十二首(其八)》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十二璚楼浸月华”以瑰丽的比喻,写出了宫殿楼阁在皎洁月光下的朦胧美,仿佛每座楼都被月色温柔地笼罩,宛如美玉般晶莹剔透。次句“桐花移影上窗纱”,通过描绘桐花的影子轻轻摇曳在窗纱之上,传达出春夜的静谧和花香的淡雅,增添了空间的动态感。
“檐前不插盐枝竹”一句,看似寻常,实则巧妙,暗示宫中禁卫森严,连寻常的竹子也不得随意种植,暗含宫廷规制与严谨。最后,“卧听金羊引小车”则以奇特的意象收尾,金羊可能是指宫中的某种装饰或器物,而“引小车”则让人想象夜晚宫中寂静无声,只有这金羊引领的小车声,更显宫廷之夜的神秘与深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元末明初宫廷夜景的独特韵味,既有华丽的景象,又有静谧的气氛,体现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独特观察和感悟。
我梦登华山,琼楼出霞表。
山断云桥之,受足若绵缟。
仙人顾我笑,饵以如瓜枣。
我卞不肯需,翻然下蓬岛。
左师酷好奇,破险事幽讨。
寸步觑神工,只字刮天巧。
一卷《华山诗》,发我梦中稿。
恐是采药朋,何年别瑶草。
烟海远迷濛,愿化双青鸟。
杖策期我侣,极目烟岚飞。
披径蹑层冈,缘源面修埼。
空水寒无姿,淡绿生已微。
蹉跎一老僧,隔涧开山扉。
延客坐松寮,梵响生清机。
谷幽光易暝,江远声逾稀。
众籁窅然合,心清无是非。
憩久神弥惬,徙倚怛忘归。
举手谢前岭,逶迤穷林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