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策期我侣,极目烟岚飞。
披径蹑层冈,缘源面修埼。
空水寒无姿,淡绿生已微。
蹉跎一老僧,隔涧开山扉。
延客坐松寮,梵响生清机。
谷幽光易暝,江远声逾稀。
众籁窅然合,心清无是非。
憩久神弥惬,徙倚怛忘归。
举手谢前岭,逶迤穷林霏。
杖策期我侣,极目烟岚飞。
披径蹑层冈,缘源面修埼。
空水寒无姿,淡绿生已微。
蹉跎一老僧,隔涧开山扉。
延客坐松寮,梵响生清机。
谷幽光易暝,江远声逾稀。
众籁窅然合,心清无是非。
憩久神弥惬,徙倚怛忘归。
举手谢前岭,逶迤穷林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蒜山的场景。他们手持竹杖,期待着共同的旅程,眼前是烟雾缭绕的山峦。他们穿行在小径上,攀越层层山冈,沿着清澈的溪流前行,欣赏着山水的秀美。山中的空寂水面和淡淡的绿色植物,给这幅画面增添了宁静的氛围。
在山涧深处,他们遇见一位老僧,僧人打开山门迎接他们。他们在松木小屋中休息,聆听僧人的梵唱,心灵得到净化。山谷幽深,光线渐暗,而江水的声音在远方显得更加清晰。大自然的各种声音融合在一起,诗人的心境变得清澈,无拘无束。
在这里停留久了,诗人感到精神愉悦,舍不得离开。在告别的时候,他向眼前的山岭挥手,恋恋不舍地望着那弥漫在树林间的雾气。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蒜山的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在此处的超脱心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