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明月无人伴,一意孤行天地间。
怜我扁舟连夜发,肯分清影到苍湾。
亭亭明月无人伴,一意孤行天地间。
怜我扁舟连夜发,肯分清影到苍湾。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牟巘创作的《四安道中所见》之一。诗中的意境非常独特,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超脱。
"亭亭明月无人伴,一意孤行天地间。"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在一个静谧的夜晚,月光洒满庭院,没有其他人的陪伴,只有诗人一人在这广阔的天地之间独自漫步。这里的“一意”表达了诗人坚持己见,不随波逐流的心境。
"怜我扁舟连夜发,肯分清影到苍湾。" 这两句则写出了诗人的行动。在对月光的怜悯之下,诗人驾起自己的简陋小舟,一直航行到深夜。这不仅是物理上的移动,更是在精神上的一种逃离和超越。他愿意将这清澈如洗的月影分给远方的苍翠山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同时,这也是一种深邃的哲理:在这个广阔而又孤独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自己航程中的舟师,需要勇敢地面对黑夜,追寻自己的光明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