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鹄哀鸣感稻粱,凤毛高举豹深藏。
迟回自失因时旨,留滞终迷所向方。
柳下和光宁降辱,云间高论且开张。
嘤声伐木诗人意,垂听和平谂报章。
黄鹄哀鸣感稻粱,凤毛高举豹深藏。
迟回自失因时旨,留滞终迷所向方。
柳下和光宁降辱,云间高论且开张。
嘤声伐木诗人意,垂听和平谂报章。
这首清代诗人顾印愚的《黄鹄》描绘了一只黄鹄(即天鹅)的形象,它因哀鸣而感叹于稻粱之微,象征着高洁之士在世俗中的困境。"凤毛高举豹深藏"一句,以凤凰的高贵羽毛和豹子的隐匿比喻其卓尔不群的品质与低调的生活态度。黄鹄徘徊不定,迷失了方向,暗示了它对时势变迁的困惑。
"柳下和光宁降辱"表达了黄鹄即使在低处也能保持谦逊,不为屈尊而妥协。"云间高论且开张"则展现了它的理想抱负,即使在云端发表高远见解,也期待能启发他人。最后两句,"嘤声伐木诗人意,垂听和平谂报章",将黄鹄的叫声比作诗人的创作,寓意其呼唤和平的心声,希望人们倾听并理解其传达的信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黄鹄的形象,寓言性地探讨了个人操守、理想追求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关系,富有哲理意味。
愚疏强从仕,趣尚与时乖。
朅来游京邑,荣愿知谁谐。
王国富英奇,气象标岩崖。
云鸿送双目,攀援路可阶。
秋风转枯叶,飒飒绕寒斋。
出门无所之,飞尘满天街。
夫君宦未达,犹得称吾侪。
解衣换斗酒,且尽平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