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君意气早相亲,况复同庚业倍新。
归雁谩嗟中泽晚,啼莺遥忆上林春。
读书自昔轻千驷,力稼宁能计百囷。
晏岁山中卜邻好,白头还许往来频。
感君意气早相亲,况复同庚业倍新。
归雁谩嗟中泽晚,啼莺遥忆上林春。
读书自昔轻千驷,力稼宁能计百囷。
晏岁山中卜邻好,白头还许往来频。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崧对友人汤子敏山中寄诗的回应,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感君意气早相亲”,直接抒发了对汤子敏情谊的感动,两人早年就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接着,“况复同庚业倍新”强调了两人年龄相仿,且志趣相投,事业发展更是充满活力。
“归雁谩嗟中泽晚”以归雁自比,感叹自己未能如雁般早早归隐,暗示了对仕途或现实生活的些许无奈。然而,“啼莺遥忆上林春”又通过描绘上林春色,寄托了对自由自在、春光烂漫的理想生活的向往。
“读书自昔轻千驷,力稼宁能计百囷”表达了诗人对于读书和耕作的态度,视学问为轻,更重视亲身实践,宁愿辛勤耕耘也不追求奢华的生活。最后,“晏岁山中卜邻好,白头还许往来频”表达了对晚年与朋友在山中过着宁静生活的期待,希望即使年老也能保持频繁的交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淡淡感慨。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