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贵疏财,过富诚多事。
愚固益其过,贤亦损其志。
指廪悯人穷,挥金侈上赐。
万古播清名,谁云能败类。
人生贵疏财,过富诚多事。
愚固益其过,贤亦损其志。
指廪悯人穷,挥金侈上赐。
万古播清名,谁云能败类。
这首诗《疏财篇》由宋代史浩所作,通过对比“贵疏财”与“过富诚多事”的观点,探讨了财富与人性的关系。诗中以“愚固益其过,贤亦损其志”揭示了财富对不同性格人的影响,无论是愚者还是贤者,过度的财富都可能带来负面效果。接着,“指廪悯人穷,挥金侈上赐”表达了慷慨解囊、救济贫苦的美德,这种行为能够流传万古,留下清名,证明了财富的正确使用可以超越个人,惠及社会。最后,“谁云能败类”则强调了道德与财富之间的正向联系,即使在财富面前,也能保持高尚的人格,不会成为败坏社会风气的反面教材。
此诗不仅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于财富与道德关系的思考,也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价值观,鼓励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和道德修养。
留侯未遇隆准公,谷城老人时相逢。
欣然就执奴隶工,老人授足无腆容。
留侯之量何其宏,掀揭乾坤此量充。
一朝天授鱼水同,劫制秦项如发蒙。
汉家三杰侯唯雄,老人之教收奇功。
圯桥往事随飞鸿,我持纨扇摇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