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荣无尽变,俯仰还自推。
陈留既作宾,何如山阳时。
中都血流杵,江左中兴基。
不待卯金刀,嬴彊吕已移。
天道巧相复,人理固易知。
巢由遇高躅,今古无还期。
哀荣无尽变,俯仰还自推。
陈留既作宾,何如山阳时。
中都血流杵,江左中兴基。
不待卯金刀,嬴彊吕已移。
天道巧相复,人理固易知。
巢由遇高躅,今古无还期。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何中的《读晋史九首》之二,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人事更替的深刻洞察。
首句“哀荣无尽变”,开篇即点明历史的无常与变化,无论是荣耀还是哀伤,最终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接着,“俯仰还自推”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更迭,无论人们如何努力或挣扎,都无法阻止历史的前进。
“陈留既作宾,何如山阳时”两句,通过对比陈留和山阳两个时期的历史状况,表达了对过去某个特定时期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不断进步与变迁。
“中都血流杵,江左中兴基”描绘了历史上的战争与动荡,以及在这些动荡之后,新的力量崛起,为国家带来了新生与希望。“不待卯金刀,嬴彊吕已移”则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了历史上的权力更迭,暗示了历史的自然规律与不可逆转性。
“天道巧相复,人理固易知”两句,将自然法则与人类社会的规律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探索与理解。最后,“巢由遇高躅,今古无还期”以古代隐士巢父、许由的故事,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对永恒不变理想的追求,同时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那些伟大人物的敬仰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深刻反思,探讨了时间、变化、权力更迭、理想与现实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和深邃思考。
发捻乱中原,动地皆鼙鼓。
江淮健几多,讨贼风声树。
百战丑虏平,捧檄莅兹土。
赫赫铭字军,昔闻今日睹。
夹河布行营,云是为镇抚。
辕门高且宏,炮垒矗天柱。
军容聊复尔,触目尽貔虎。
貔虎岂易驯,结队三或五。
盛气吞小民,足恭逢彼怒。
自称九死余,博得淫与赌。
小民慑其威,相戒莫敢侮。
军门执法严,亦云非无补。
扰扰镇及乡,孰知闾阖苦。
旌麾幸北指,细柳迹巳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