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东南秀,成行独清苦。
一锡行挑贝叶书,孤帆笑别扶桑树。
茫茫海水无行路,水月澄澄印禅悟。
经梵朝残五老云,钵盂夜洗三山雨。
随缘忽复东归去,万里鲸波一杯渡。
夜半龙吟丈室云,天边鸟没千峰曙。
尘缘未断那可攀,别后知师向何处。
法师东南秀,成行独清苦。
一锡行挑贝叶书,孤帆笑别扶桑树。
茫茫海水无行路,水月澄澄印禅悟。
经梵朝残五老云,钵盂夜洗三山雨。
随缘忽复东归去,万里鲸波一杯渡。
夜半龙吟丈室云,天边鸟没千峰曙。
尘缘未断那可攀,别后知师向何处。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送僧归日本》描绘了一位僧人独自前往东方修行的艰辛旅程。首句“法师东南秀”,赞美僧人的才德出众,接下来的“成行独清苦”则写出他孤身一人踏上求法之路的艰辛。僧人挑着贝叶书,乘孤帆告别故乡扶桑树,展现出决心与离愁。
“茫茫海水无行路,水月澄澄印禅悟”描绘了僧人面对浩渺大海的孤独和对佛法的深刻领悟。他在五老云下诵经,夜晚在三山雨中洗涤钵盂,生活简朴而虔诚。
“随缘忽复东归去,万里鲸波一杯渡”写僧人顺应机缘,毅然东归,即使航程艰险,也只如一杯酒般从容。夜晚,龙吟回荡在丈室,天边曙光初现,暗示着新的旅程即将开始。
最后两句“尘缘未断那可攀,别后知师向何处”表达了诗人对僧人尘世缘分未尽的感慨,以及分别后的牵挂和对僧人未来的深深关切。整首诗情感深沉,画面生动,展现了僧人坚韧的修行精神和诗人对其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