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武侯庙·其二》
《题武侯庙·其二》全文
宋 / 李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天厌炎灵暗不开,欲吹馀烬发寒灰。

强因徐庶南阳起,能枉周瑜赤壁来。

常见英风吹草木,尚存精魄动云雷。

西南遗爱无时歇,不逐长江去不回。

(0)
翻译
天空厌恶炎热的灵魂,阴暗不愿揭开面纱,试图吹散残余的火烬,使之化为寒冷的灰烬。
勉强凭借徐庶从南阳崛起的力量,能使周瑜这样的英才屈尊来到这里——赤壁之战的舞台。
常常可见英勇之风拂过草木,他的精神魄力依然能触动天地间的风云雷电。
他在西南地区留下的恩德从未停止,不会随长江水东流而去,永不回头。
注释
炎灵:形容热烈、炽热的气息或灵魂。
暗不开:指天空阴沉,不愿展现光明。
徐庶:三国时期蜀汉谋士,此处象征力量。
南阳:地名,徐庶起源于此。
周瑜: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以赤壁之战闻名。
赤壁来:指周瑜参与的赤壁之战。
英风:英雄的风采或影响力。
精魄:精神和魂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复的作品,题目为《题武侯庙(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和历史沧桑的感慨。

“天厌炎灵暗不开”,这里的“天”指的是上天或自然界的意志,“厌”字有嫌弃、憎恶之意,整句表达了一种对昏暗无光世态的不满和悲观。炎灵,即热情与神灵,这里暗指历史上的英雄事迹被时间湮灭。

“欲吹馀烬发寒灰”,诗人表达了想要唤醒那些已经冷却、被遗忘的事物的愿望。“馀烬”是余烬,残留的火种,“寒灰”则形容久已熄灭无光。这里强调的是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和激励。

“强因徐庶南阳起,能枉周瑜赤壁来”,诗人通过历史人物徐庶(即诸葛亮)和周瑜的典故,表达了对他们英勇气概的赞美和向往。徐庶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他在南阳起兵;周瑜则是在赤壁之战中智取胜利。

“常见英风吹草木,尚存精魄动云雷”,诗人通过自然景象——风吹草木,来比喻那些英雄人物即使在历史长河中已不复存在,但他们的精神和气概依然能够激励后人,就像能让天地间产生震撼的力量。

“西南遗爱无时歇,不逐长江去不回”,诗人的情感寄托于对武侯庙的怀念,西南即蜀地,也是诸葛亮及其军队活动的地方。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无尽的怀念之情,以及这种情感不会随时间而消逝,不会像长江水流一样永不返。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古代英雄事迹的联结,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英杰的崇敬和怀念之情,以及希望从中汲取精神力量的愿望。

作者介绍

李复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江上有怀舍弟文度·其一

翔禽应候鸣,柔芳变时条。

自予徂京邑,悠悠岁运交。

离萍恋本根,羁兽求匹曹。

如何连枝亲,形影滞江皋。

(0)

七夕

荏苒年华不可留,天涯飘泊数登楼。

霜飞桐叶千家雨,风散蝉声万树秋。

寒杵乍惊边塞梦,巧针偏系暮闺愁。

月华惨淡寒无色,应是嫦娥妒女牛。

(0)

题尹冲玄荷花片小舫六首·其六

花片轻盈小似瓢,洛神龙女夹吹箫。

仙衣制就裁江练,又剪鲛人几幅绡。

(0)

拟古宫词一百首·其七十九

御堤南望草萋萋,一半花香落燕泥。

玉辇不来春又暮,谁云桃李易成蹊?

(0)

岁暮倚阁二首·其一

莫向他乡叹岁华,小僮初进九疑茶。

凭栏坐对江流笑,最爱鸳鸯摘浪花。

(0)

经华阴时当腊月十八日忽忆唐人腊尽促归心行人及华阴之句字字凑合遂逐字成十绝·其八

西岳好居停,重来霜雪涩。

仙掌远相招,遥遥不能及。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