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璞曾三献,悲秋忽二毛。
十年嗟不调,一命尚徒劳。
互市通蛮货,公田入海涛。
贪泉虽酌饮,未肯染脂膏。
抱璞曾三献,悲秋忽二毛。
十年嗟不调,一命尚徒劳。
互市通蛮货,公田入海涛。
贪泉虽酌饮,未肯染脂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亿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个人仕途不顺和时代忧虑的心情。诗中“抱璞曾三献”形象鲜明,璞是古代的一种玉器,常用来比喻官职或才华,这里暗示诗人有才华却未被赏识。“悲秋忽二毛”则描绘了岁月匆匆,年华老去的感慨。接着“十年嗟不调,一命尚徒劳”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十年的辛勤工作并无成就的哀叹,也反映出个人命运与时代波动之间的关系。
下片“互市通蛮货,公田入海涛”可能是在描述当时社会经济状况,揭示了社会矛盾。最后两句“贪泉虽酌饮,未肯染脂膏”则表现出诗人虽然在物质享受中寻找慰藉,但仍保持着清醒和节制,不愿意过度沉迷。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反映了作者个人与时代的矛盾冲突,以及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深刻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