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池赤子弄库兵,犬牙蟠接虔漳汀。
十年烽火照县郭,白昼不敢问衙庭。
忽见青楼临大路,楼上高歌挥白羽。
楼前解角看投壶,终岁不闻挝战鼓。
主人坐笑已风流,小妇鸣筝楼上头。
曲罢仍能雅歌舞,送君此舞传中州。
潢池赤子弄库兵,犬牙蟠接虔漳汀。
十年烽火照县郭,白昼不敢问衙庭。
忽见青楼临大路,楼上高歌挥白羽。
楼前解角看投壶,终岁不闻挝战鼓。
主人坐笑已风流,小妇鸣筝楼上头。
曲罢仍能雅歌舞,送君此舞传中州。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社会的一幅独特画面,通过“潢池赤子弄库兵,犬牙蟠接虔漳汀”两句,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地方动荡不安的背景,暗示了社会的不稳定和战争的阴影。接着,“十年烽火照县郭,白昼不敢问衙庭”进一步渲染了战争带来的恐怖与恐惧,使得人们连在白天都不敢接近官府,反映出战争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之深。
“忽见青楼临大路,楼上高歌挥白羽。楼前解角看投壶,终岁不闻挝战鼓。”这几句描绘了一幅截然不同的场景,青楼之上,女子高歌,挥动白羽,楼下则进行着投壶游戏,没有战鼓的喧嚣,展现出一种与外界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这种对比强烈地突出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思。
“主人坐笑已风流,小妇鸣筝楼上头。曲罢仍能雅歌舞,送君此舞传中州。”最后,诗人通过描述主人的风流举止和小妇人弹筝歌舞的情景,以及舞蹈的优雅和对远方的传颂,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艺术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通过艺术和文化的传承,能够超越战争的阴霾,传递出对和平与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战争与和平、恐惧与欢乐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旅倦憩江观,病齿废谈诵。
之子特相求,礼殚意弥重。
自言绝学馀,有志莫与共。
手持一编书,披历见肝衷。
近希小范踪,远为贾生恸。
兵符及射艺,方技靡不综。
我方惩创后,见之色亦动。
子诚仁者心,所言亦屡中。
愿子且求志,蕴蓄事涵泳。
孔圣固惶惶,与点乐归咏。
回也王佐才,闭户避邻閧。
知子信美才,大构中梁栋。
未当匠石求,滋植务培壅。
愧子勤绻意,何以相规讽?
养心在寡欲,操存舍即纵。
岳麓何森森,遗址自南宋。
江山足游息,贤迹尚堪踵。
何当谢病来,士气多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