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
《七夕》全文
明 / 曾鸣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荏苒年华不可留,天涯飘泊数登楼。

霜飞桐叶千家雨,风散蝉声万树秋。

寒杵乍惊边塞梦,巧针偏系暮闺愁。

月华惨淡寒无色,应是嫦娥妒女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凄美景象与情感的细腻变化。首联“荏苒年华不可留,天涯飘泊数登楼”开篇即道出了时光流逝、漂泊异乡的感慨,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颔联“霜飞桐叶千家雨,风散蝉声万树秋”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以霜降、桐叶、秋雨、蝉鸣等元素,渲染出一种萧瑟、寂寥的氛围,将季节更替的哀愁融入其中。

颈联“寒杵乍惊边塞梦,巧针偏系暮闺愁”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寒杵,指捣衣声,常用来象征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思念;边塞梦,暗示了对战争的担忧或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巧针,借指七夕节中女子们穿针乞巧的习俗,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期待。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思妇在七夕之夜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尾联“月华惨淡寒无色,应是嫦娥妒女牛”以月色惨淡、无光来比喻人间的悲凉与冷漠,暗含了对人间情感的同情与理解。嫦娥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象征着人间的分离与团聚的渴望,此处借以表达对人间情感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愿望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七夕节这一传统节日背后的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抒发了对亲人、爱情以及生活境遇的深切感受。

作者介绍

曾鸣雷
朝代:明

曾鸣雷,南海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一六〇三)经魁。事见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五。
猜你喜欢

题五同会图和匏庵济之

剑佩联翩向玉闺,东吴人物应文奎。

侍朝并立螭头下,退直同归凤阙西。

诸老耆英真不忝,菲才疏拙愧难齐。

太平遭际须歌颂,上国风花共品题。

(0)

忆东郭别墅

别来水北原南圃,夜夜相思梦里行。

曲径总教苔藓合,短墙应有蒺藜生。

东风白昼闲花事,落日青林自鸟声。

回首光阴易流转,不知身在凤皇城。

(0)

客思

寒迫重裘晓更清,宦情羁思坐来生。

眼前世事浮云过,醉里惊心独鸟鸣。

梦入故乡春社散,愁悬孤馆夜灯明。

南归久负梅花约,忍听东家笛里声。

(0)

寄梁绍辉

花时醉里悤悤别,回首西风锦树秋。

明月相思隔江浦,素书不见到林丘。

松阴尘榻晴还拂,池畔清尊晚更留。

山水閒情宜共赏,碧云凉雁思悠悠。

(0)

松雪轩为海昌尤帅赋

元戎高致爱林丘,背郭临江卜筑幽。

青松绕屋作人立,白云满山如水流。

漫有琴尊来好客,可无简策伴清秋。

居官何似居閒好,我亦诛茅碧海头。

(0)

登汉江楼次韵三首·其一

高轩时暂驻,胜地许相招。

诗律吟边改,愁怀醉后销。

汀花经雨动,岸柳受风摇。

忽起中流兴,春心付短桡。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