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濛天外林,璀璨岸头石。
何许放舟回,寂然方自得。
空濛天外林,璀璨岸头石。
何许放舟回,寂然方自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空濛天外林",寥寥几字勾勒出远处树林在迷茫雾气中的朦胧景象,给人以空灵之感。"璀璨岸头石"则将视线拉近,岸边的石头在阳光或月光下闪烁着光芒,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色彩。诗人通过"何许放舟回"这一问句,引发读者对主人公独自泛舟归来的想象,暗示了他可能在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远离尘世的解脱。
"寂然方自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静谧环境的欣赏和心境的领悟,他在这份寂静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情于景,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崇尚以及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风雨年时政不佳,山翁无酒向谁赊。
又还九日看黄菊,却喜晴天映碧纱。
有底尊前悲节物,只应醉里送生涯。
明年遍插茱萸处,目断西飞雁影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