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绕佛阁.初冬同友人小憩中隐禅院用片玉词韵》
《绕佛阁.初冬同友人小憩中隐禅院用片玉词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绕佛阁

早霞昨敛,行散郭外,尽历溪馆。塘窅蒲短。

细沿磬响,来褰戒坛幔。境幽竹满。

閒竖拂子,小叩慧远。妙谛微婉。

更沾茗粥,尘巾忽焉岸。

坐久渐忘却,花影移楞还几线。

更爱晴阶,砌成明镜面。叹急景浮生,虚负漏箭。

闷怀谁见。似残菊无聊,倚檐零乱。

再来期、甚时才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初冬时节,一同在中隐禅院小憩的情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禅院环境的和谐之美。

“早霞昨敛”,清晨的霞光已消散,暗示着一天的开始。“行散郭外,尽历溪馆”描述了漫步郊外,经过溪边馆舍的悠闲场景。“塘窅蒲短,细沿磬响,来褰戒坛幔”则描绘了池塘深处,蒲草低矮,沿着池塘边行走,听到钟磬声,掀起戒坛的幔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境幽竹满,閒竖拂子,小叩慧远”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竹林茂密,闲适地挥动拂尘,轻轻敲打慧远(可能指僧侣)的禅房,增添了禅意。

“妙谛微婉,更沾茗粥,尘巾忽焉岸”表现了对禅宗教义的感悟,以及在僧侣处得到茶粥的供养,洗涤心灵的尘埃。“坐久渐忘却,花影移楞还几线”写出了长时间静坐后,心境逐渐平和,花影在楞严经上移动,仿佛时间变得缓慢。“更爱晴阶,砌成明镜面”则赞美了晴天下的台阶,如同一面明亮的镜子,映照出周围的一切美景。

最后,“叹急景浮生,虚负漏箭。闷怀谁见。似残菊无聊,倚檐零乱。再来期、甚时才展”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再次相聚的心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禅学及友情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和黄立轩梅诗十首·其一

波流茅靡正堪悲,能洁能污墨子丝。

冬令自玄梅自白,此花还有独醒时。

(0)

寄题邹氏观梅亭二首·其二

诗人爱梅说道理,弄影团香未觉难。

枝上乾坤参得透,不妨来此倚阑干。

(0)

食蟹九首·其五

纷纷炙热总成擒,束缚归来若不禁。

出涸阴乡奚所恨,煌煌堂上祸机深。

(0)

越一月复以宪檄按死事于抚之溪暑中望疏山不得往归宿永兴寺拜象山先生墓而后行兼旬得诗如前之数可发一笑为后山行云.疏山道中

昨夕凉飔半点无,也无林影避行车。

秋云一崦疏山晓,欲往从之畏简书。

(0)

又答前人二首·其二

水气收荷影,阑干出榭身。

可怜秋月下,不著夜吟人。

花冷侵衣薄,茶甘汲井新。

满怀黄叶梦,正堕九街尘。

(0)

赠裱褙匠

牙签玉轴新未触,何如颓檐灯火读。

李成骤雨郭熙山,何如一藤烟火间。

书画移人亦尤物,宝绘堂中长公说。

子持此艺将归时,霜刀正足供刈葵。

争名场中困机械,学古悠悠晚知悔。

残编料理数能来,了我明窗读书债。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