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答前人二首·其二》
《又答前人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萧立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水气收荷影,阑干出榭身。

可怜秋月下,不著夜吟人。

花冷侵衣薄,茶甘汲井新。

满怀黄叶梦,正堕九街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月下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景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首句“水气收荷影”,描绘了秋日里水面轻雾缭绕,荷花的倒影被收进这朦胧的水汽之中,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阑干出榭身”一句,通过“阑干”(栏杆)与“榭身”(楼台)的对比,展现了建筑在自然环境中的姿态,暗示了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与和谐共处。

“可怜秋月下,不著夜吟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秋月下的宁静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似乎在说,这样的美景虽美,却少了与之相配的夜吟之人,增添了几分孤独与深沉的情感色彩。

“花冷侵衣薄,茶甘汲井新。”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凉意,花朵在微寒中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轻轻拂过衣裳,给人以清凉的感受。同时,诗人品茗时的愉悦心情也跃然纸上,新汲的井水泡出的茶汤甘甜可口,为这秋夜平添了几分生活的乐趣与满足感。

最后,“满怀黄叶梦,正堕九街尘。”这两句以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现实的无奈。黄叶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轮回,而“九街尘”则代表了繁忙喧嚣的都市生活,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宁静与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萧立之
朝代: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吴江塔寺登阁观太湖

十华藏海藐涔蹄,便作涔蹄为物移。

富贵不须开帝网,只开万顷碧玻璃。

(0)

晚牧图

寸绳尺箠乱山深,节制安知竖子心。

老子看牛如相马,微茫淡墨赏遗音。

(0)

金山·其二

不占南徐地,遥分北固天。

削琼标巨浸,坚壁下长川。

城柝偏遥夜,淮烽直近壖。

建炎天子圣,翠辇到层颠。

(0)

赵宜兴讣至·其一

千绪乱纭纭,今才整得清。

泉羞廉不污,镜笑丑嫌明。

方听棠阴颂,俄传薤露声。

半规华月老,囧囧又东生。

(0)

次薛叔载石泉韵

石泉曾未面,泉石旧忘情。

不与滔滔竞,常怀止止清。

渭非泾酝藉,贪是恶声名。

自洁怜他浊,凭谁吊屈平。

(0)

立春前四日天大雷电以雨

霹雳如春雨似秋,兰陵冬夜忆黄州。

茂陵封禅期身后,恰恰营成小竹楼。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