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绳尺箠乱山深,节制安知竖子心。
老子看牛如相马,微茫淡墨赏遗音。
寸绳尺箠乱山深,节制安知竖子心。
老子看牛如相马,微茫淡墨赏遗音。
这首诗《晚牧图》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童晚归的画面。诗中以“寸绳尺箠乱山深”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牧童手中的短绳和小鞭比作在深山中引导牛群的工具,形象地展现了牧童与牛群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暗示了山林的广阔与复杂。
“节制安知竖子心”,这一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询问“如何能了解一个孩童的心思”,表达了对牧童智慧与耐心的赞叹。牧童看似简单的行为背后,实则蕴含着对牛群的深刻理解和精细的管理技巧,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尊重,也是对生命之间和谐共处的体现。
后两句“老子看牛如相马,微茫淡墨赏遗音”更是点睛之笔。这里,“老子”借用了道家哲学中的概念,将牧童看牛的行为类比为相马,即在看似平凡的日常活动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通过“微茫淡墨赏遗音”的描述,诗人赋予了画面以艺术的美感,仿佛在牧童与牛群之间,有一种看不见的和谐与默契,如同淡淡的水墨画中流淌出的声音,给人以深远的意境和无限的想象空间。
整首诗通过对晚牧图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寓意的挖掘,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也体现了对牧童这一角色的敬重与赞美,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性的佳作。
东园少小曾游处,桑坞茆堂一径通。
拄杖叩门头似雪,却从花底觅溪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