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少小曾游处,桑坞茆堂一径通。
拄杖叩门头似雪,却从花底觅溪翁。
东园少小曾游处,桑坞茆堂一径通。
拄杖叩门头似雪,却从花底觅溪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怀旧与敬仰的画面。诗人回忆起在东园度过的少年时光,那里曾经有一条通往茅草小屋的小径。多年后,他再次拜访,见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手执拐杖,仿佛从花丛中寻觅,形象生动。诗人借此机会欣赏到一幅由杨清溪绘制的《种菊图》,这幅画作技艺高超,栩栩如生,尽管过去了六十余年,仍被保存完好。画作现由继先得到,他是陈公的五世孙,从他的叔父有实那里发现。诗人以此图题诗,表达了对先贤及艺术传承的深深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历史感和文化韵味。
提胡卢,提胡卢,新妇三朝将入厨。
门外突然来暴徒,室中搜括靡有馀。
瓶之罄矣空空如,维罍之耻洵不诬。
四乡蹂躏完土无,杏花村亦成邱墟。
牧童遥指徒嗟吁,绿蚁新醅何处沽。
杖头无复挂青蚨,刘伶阮籍口吻枯。
有谁买春携玉壶,尔莫呼,提胡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