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游楞伽山上方寺是日微雨》
《念奴娇.游楞伽山上方寺是日微雨》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石湖一幅,似春罗铺在,楞伽山下。

上有丛祠荧赛火,照遍盘门万瓦。

白马三郎,青溪小妹,绣幔摇春夜。

凭阑遥望,水云苍莽难画。

来往招飐花枝,蘸些微雨,倍觉添妖冶。

鬓缕柳丝都一样。总受东风飘洒。

乱石陂陀,群峰峭茜,满径沾兰麝。

半湖纯黑,伍胥潮又来也,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石湖畔楞伽山下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开篇“石湖一幅,似春罗铺在,楞伽山下”,以比喻手法,将石湖比作春天的罗布,生动地描绘出湖面的广阔与生机。接着“上有丛祠荧赛火,照遍盘门万瓦”两句,通过灯火映照屋瓦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神秘的氛围。

“白马三郎,青溪小妹,绣幔摇春夜”则引入人物,白马三郎与青溪小妹在春夜中漫步,绣幔轻摇,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浪漫气息。“凭阑遥望,水云苍莽难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无法完全捕捉其美的遗憾。

“来往招飐花枝,蘸些微雨,倍觉添妖冶”描绘了雨中花枝招展的景象,微雨使得花朵更加妖娆,增添了几分妩媚。“鬓缕柳丝都一样。总受东风飘洒”则通过柳丝随风飘扬的形象,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流动。

“乱石陂陀,群峰峭茜,满径沾兰麝”进一步描绘了山间景致,乱石、群峰、香气弥漫的小径,构成了一幅富有层次感的画面。“半湖纯黑,伍胥潮又来也”结尾处,以半湖黑色的湖面与伍胥潮的再次来临,暗示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循环,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深邃与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楞伽山下方寺周围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美丽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杨敷别后有怀·其二

江门春雨送归槎,破帽排风落晚沙。

向暖野莺犹恋树,感春游子未还家。

山瓶免续沽来酒,草阁空残别后花。

明日越王台上望,白云何处杳飞霞。

(0)

次韵邹汝愚阳江道中见寄

几番形迹落堪舆,我亦人间一腐儒。

遗我数篇风格别,思君一夜鬓毛疏。

未知满眼谁能恕,可复穷乡自作孤。

十二窝中春自在,打乖正坐不尧夫。

(0)

与世卿閒谈兼呈李宪副·其六

病里风光如隔生,泥尊名酒为谁倾。

不将莼菜还张翰,也把茅根与率更。

松下白头眠卓午,沙边赤脚步平明。

安期久矣无寻处,知在南溟是北溟。

(0)

寄张兼素

归舟远溯长江水,信息初通五岭云。

此日山林聊共病,几时风月许平分。

诸贤在位当扶世,我辈何人敢避群。

蚤晚求丹还入海,风涛满池却怀君。

(0)

西良容君携孙来访

不见夫君心绪乱,忽过茅宇鬓毛斑。

稚孙看弄窗前笔,鲂子忘归月下湾。

衰病欲寻西华枕,旧游半落北邙山。

洛阳诗酒耆英社,分付江门主客间。

(0)

丁县尹惠米时朝觐初归

病叟山中观物坐,长官天上带春回。

琴堂未必淹三考,村酤犹堪共一杯。

彩翼云霄看得意,白头供奉愧非才。

如今单父无裨补,分俸何须到草莱。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