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一幅,似春罗铺在,楞伽山下。
上有丛祠荧赛火,照遍盘门万瓦。
白马三郎,青溪小妹,绣幔摇春夜。
凭阑遥望,水云苍莽难画。
来往招飐花枝,蘸些微雨,倍觉添妖冶。
鬓缕柳丝都一样。总受东风飘洒。
乱石陂陀,群峰峭茜,满径沾兰麝。
半湖纯黑,伍胥潮又来也,
石湖一幅,似春罗铺在,楞伽山下。
上有丛祠荧赛火,照遍盘门万瓦。
白马三郎,青溪小妹,绣幔摇春夜。
凭阑遥望,水云苍莽难画。
来往招飐花枝,蘸些微雨,倍觉添妖冶。
鬓缕柳丝都一样。总受东风飘洒。
乱石陂陀,群峰峭茜,满径沾兰麝。
半湖纯黑,伍胥潮又来也,
此诗描绘了石湖畔楞伽山下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开篇“石湖一幅,似春罗铺在,楞伽山下”,以比喻手法,将石湖比作春天的罗布,生动地描绘出湖面的广阔与生机。接着“上有丛祠荧赛火,照遍盘门万瓦”两句,通过灯火映照屋瓦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神秘的氛围。
“白马三郎,青溪小妹,绣幔摇春夜”则引入人物,白马三郎与青溪小妹在春夜中漫步,绣幔轻摇,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浪漫气息。“凭阑遥望,水云苍莽难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无法完全捕捉其美的遗憾。
“来往招飐花枝,蘸些微雨,倍觉添妖冶”描绘了雨中花枝招展的景象,微雨使得花朵更加妖娆,增添了几分妩媚。“鬓缕柳丝都一样。总受东风飘洒”则通过柳丝随风飘扬的形象,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流动。
“乱石陂陀,群峰峭茜,满径沾兰麝”进一步描绘了山间景致,乱石、群峰、香气弥漫的小径,构成了一幅富有层次感的画面。“半湖纯黑,伍胥潮又来也”结尾处,以半湖黑色的湖面与伍胥潮的再次来临,暗示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循环,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深邃与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楞伽山下方寺周围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美丽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