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堤曾小泊,一篷儿恰在柳阴中。
乍蜻蜓飞过,鸬鹚立满,剪剪西风。
误入芦花深处,秋雪压难松。
还被枫人觉,堆上愁红。
坐稳也如牛背,只横吹短笛,换个渔童。
写浮家图画,斜照旧衫烘。
又层层霜月围紧,掩船窗灭烛听孤鸿。
江南路,漫敲疏雨,酒梦惺忪。
春堤曾小泊,一篷儿恰在柳阴中。
乍蜻蜓飞过,鸬鹚立满,剪剪西风。
误入芦花深处,秋雪压难松。
还被枫人觉,堆上愁红。
坐稳也如牛背,只横吹短笛,换个渔童。
写浮家图画,斜照旧衫烘。
又层层霜月围紧,掩船窗灭烛听孤鸿。
江南路,漫敲疏雨,酒梦惺忪。
这首《潇潇雨·秋篷》是清末近现代初词人易顺鼎的作品,以秋日小舟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开篇“春堤曾小泊,一篷儿恰在柳阴中”,回忆起往昔春天在堤岸停泊的情景,小舟静泊于柳荫之下,营造出宁静而闲适的氛围。
接下来,“乍蜻蜓飞过,鸬鹚立满,剪剪西风”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蜻蜓翩翩,鸬鹚栖息,西风微拂,增添了季节的转换感。诗人误入芦花深处,感受到秋意浓厚,芦花如雪,秋雪压枝,枫叶染红,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透露出淡淡的哀愁。
“坐稳也如牛背,只横吹短笛,换个渔童”几句,诗人以悠闲自得的姿态,坐在船上吹笛,仿佛与渔童的生活融为一体,画面恬淡而富有诗意。随后,“写浮家图画,斜照旧衫烘”进一步强调这种随波逐流的生活,夕阳余晖映照在旧衣上,温暖而宁静。
最后,“又层层霜月围紧,掩船窗灭烛听孤鸿”描绘夜晚来临,月光如霜,诗人独坐船舱,聆听孤雁的叫声,更添了几分寂寥和思乡之情。结尾“江南路,漫敲疏雨,酒梦惺忪”则以江南雨声和酒后的朦胧梦境收束,展现出诗人对江南之路的深深怀念和醉人的想象。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秋日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既有自然之美,又有生活之趣,展现了易顺鼎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