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虞美人.过青驼寺感旧寄示冒子青若》
《虞美人.过青驼寺感旧寄示冒子青若》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虞美人

鲁山更比吴山翠,路入青驼寺。

乱峰怪石甃围墙,墙里人家一半枣花香。

当初有个卿家燕,与汝天涯见。

晓风残月忆从前,不道因循过了十馀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青驼寺时的感慨与回忆。首句“鲁山更比吴山翠”,以鲁山与吴山作比较,突出青驼寺所在之地的山色之美。接着“路入青驼寺”点明地点,引出下文对寺内景象的描绘。

“乱峰怪石甃围墙,墙里人家一半枣花香。”这两句通过“乱峰”、“怪石”、“围墙”等意象,展现了青驼寺周边环境的独特与生机。而“墙里人家一半枣花香”则以嗅觉细节,生动地勾勒出寺庙内外和谐共生的景象,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枣花香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当初有个卿家燕,与汝天涯见。”这两句转而抒发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提到曾经与某人(可能是指友人或爱人)在遥远的地方相遇,表达了对那段经历的珍视和怀念。这里的“卿家燕”可能是借指特定的人,也可能是泛指过往的伴侣或知音。

“晓风残月忆从前,不道因循过了十馀年。”最后两句将思绪拉回现实,面对眼前的晓风残月,诗人不禁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感叹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十多年。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记忆的追忆,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江山庆云桥

草梢出水已无多,村路弥漫奈雨何。
水底有桥桥有月,只今平地怕风波。

(0)

信笔再和二首

春酒频开赤印灰,一尊忘我更忘骸。
青山只隔二三里,恰似高人呼不来。

(0)

御书阁额

功掩萧何第,名越崔氏堂。
孤忠扶社稷,一德契穹苍。
金碧飞翚外,鸾虬结绮旁。
落成纷燕贺,弱羽得高翔。

(0)

再用儒字韵二首

人才长与世相疏,若谓无才即厚诬。
方朔长身无饭吃,人间饱死几侏儒。

(0)

鹧鸪天 石门道中

山上飞泉万斛珠。
悬崖千丈落鼪鼯。
已通樵迳行还碍,似有人声听却无。
闲略彴,远浮屠。
溪南修竹有茅庐。
莫嫌杖屦频来往,此地偏宜著老夫。

(0)

清平乐 题上卢桥

清溪奔快。
不管青山碍。
千里盘盘平世界。
更著溪山襟带。
古今陵谷茫茫。
市朝往往耕桑。
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