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胡卢,提胡卢,新妇三朝将入厨。
门外突然来暴徒,室中搜括靡有馀。
瓶之罄矣空空如,维罍之耻洵不诬。
四乡蹂躏完土无,杏花村亦成邱墟。
牧童遥指徒嗟吁,绿蚁新醅何处沽。
杖头无复挂青蚨,刘伶阮籍口吻枯。
有谁买春携玉壶,尔莫呼,提胡卢。
提胡卢,提胡卢,新妇三朝将入厨。
门外突然来暴徒,室中搜括靡有馀。
瓶之罄矣空空如,维罍之耻洵不诬。
四乡蹂躏完土无,杏花村亦成邱墟。
牧童遥指徒嗟吁,绿蚁新醅何处沽。
杖头无复挂青蚨,刘伶阮籍口吻枯。
有谁买春携玉壶,尔莫呼,提胡卢。
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战乱背景下百姓生活的悲惨境遇。通过“提胡卢”的形象,诗人巧妙地将战乱中的掠夺与破坏表现出来,使得读者仿佛能听到战鼓声中夹杂的哀嚎与无助。诗中“门外突然来暴徒,室中搜括靡有馀”一句,直接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残酷现实——无论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家园,都在劫难逃。
接着,“瓶之罄矣空空如,维罍之耻洵不诬”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用品的匮乏,进一步展现了战乱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而“四乡蹂躏完土无,杏花村亦成邱墟”则将这种影响扩大到了整个社会层面,田园荒芜,昔日繁华之地如今只剩下废墟。
“牧童遥指徒嗟吁,绿蚁新醅何处沽”描绘了战乱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即使在如此艰难的时刻,人们仍然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现实却让他们感到绝望。最后,“杖头无复挂青蚨,刘伶阮籍口吻枯”更是将这种绝望推向极致,暗示了人们在战乱中的生存状态已经接近崩溃边缘。
整首诗语言简洁有力,情感深沉,通过对战乱中百姓生活的细腻描绘,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历史价值。
春到梵王家,千林已着花。
小桃无限思,竹外一枝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