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梵王家,千林已着花。
小桃无限思,竹外一枝斜。
春到梵王家,千林已着花。
小桃无限思,竹外一枝斜。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梵王之家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
首句“春到梵王家”,简洁明快地点出了季节更替,暗示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千林已着花”一句,以“千林”展现广阔的空间感,而“已着花”则强调了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的景象跃然纸上。
“小桃无限思”一句,将目光聚焦于“小桃”,通过“无限思”这一拟人化的表达,赋予了花朵情感,仿佛它们在春光中充满了期待与喜悦。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一句“竹外一枝斜”,以“竹外”与“一枝斜”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竹子的挺拔与坚韧,又突出了桃花的柔美与娇艳。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面,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活力的赞美。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一夜雪深二尺强,石人堕指冰蚕僵。
犹喜金乌两翅冻不折,天明飞出海上之扶桑。
老夫晨起胶山下,风景看来浑似画。
连山万顷玉为田,隔水数家银作舍。
田中筑城团义兵,日高未饭饥肠鸣。
黄泥冻地硬如铁,白柄短锄铿有声。
不辞受寒饿,但恐亏工程。
将军踏雪来点名,万夫鹄立颤且惊。
马前壮士五色□,棒头性命鹅毛轻。
余生悔不习兵法,雪夜擒吴书奏捷。
客阎抱膝漫悲歌,奈尔义兵寒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