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邹氏观梅亭二首·其二》
《寄题邹氏观梅亭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萧立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诗人爱梅说道理,弄影团香未觉难。

枝上乾坤参得透,不妨来此倚阑干。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萧立之创作,以“寄题邹氏观梅亭二首(其二)”为题,巧妙地将对梅花的喜爱与哲理思考融合在一起。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独特感悟。

“诗人爱梅说道理”,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不仅仅是表面的赞美,更蕴含着深层次的道理。梅花在诗人眼中,不仅是自然界中的美丽之物,更是智慧与哲思的载体。“弄影团香未觉难”,描绘了梅花在光影交错间散发出的香气,仿佛是自然界的魔术师,轻易地将美与香融为一体,让人难以察觉其间的奥秘。

接着,“枝上乾坤参得透”,进一步深化了对梅花的哲学解读。诗人认为,通过观察梅花在枝头的姿态与变化,可以洞察宇宙的奥秘,理解生命的真谛。这种将自然现象与宇宙规律相联系的思考方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

最后,“不妨来此倚阑干”,诗人邀请读者一同来到观梅亭,共同欣赏梅花之美,体验其中蕴含的哲理。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他人分享这份美好与智慧的愿望,也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自然的敏感与思考,从中汲取灵感与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情感和对自然世界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萧立之
朝代: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听儿读卫诗二首·其一

羔羊同时缝素丝,抑抑有老尊其仪。

如何多善臣子国,犹有北门怀仕诗。

(0)

方鼓二山下

方壶地上日月转,屴鼓天半风涛鸣。

楼船海市倏忽集,金客鲛人无数行。

紫气暮浓千嶂合,黄云霜熟万畴平。

何能买屋西山下,白稻银鱼了此生。

(0)

四禽言·其一

行不得哥哥,未曙登程日已蹉。

腹饥足趼可奈何,前山雨暗豺虎多。

(0)

重游升元归寄陈道士

独往有所适,重来兴未穷。

苍云山色外,晴日树声中。

世亦思遐举,吾方抱屡空。

平生司马约,回首起玄风。

(0)

四雁图·其二

满腹秋风郁未开,一声清唳九天回。

人间儿女有痴梦,明月楼头独往来。

(0)

豫撞登舟作

城南无树识神仙,閒往閒来四十年。

西岸青山东岸塔,为谁相对老秋烟。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