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段相公登武担寺西台》
《和段相公登武担寺西台》全文
唐 / 温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桑台烟树中,台榭造云空。

眺听逢秋兴,篇辞变国风。

坐愁高鸟起,笑指远人同。

始愧才情薄,跻攀继韵穷。

(0)
翻译
在烟雾缭绕的桑树丛中,楼阁耸立直入云端。
登高远望,秋意触发诗兴,笔下的文字仿佛描绘出国家的风土人情。
坐着忧虑高飞的鸟儿惊扰,笑着指向远方的朋友共感。
初次感到自己才情不足,试图跟上诗韵却力不从心。
注释
桑台:指桑树搭建的平台或高台。
烟树:烟雾笼罩的树木。
造云空:直入云霄。
眺听:远望倾听。
秋兴:秋天引发的创作灵感或情感。
国风:指具有地方特色或反映国家风情的诗歌。
坐愁:坐着发愁。
高鸟:高飞的鸟。
远人:远方的朋友。
才情薄:才情不足,才华浅薄。
跻攀:努力追赶。
韵穷:诗韵的尽头,难以跟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临的景象。开篇“桑台烟树中,台榭造云空”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仿佛仙境的意境,其中“桑台”可能指的是武担寺西台,这里已被诗人想象为一处可以与神灵相通之地。"烟树"则增添了一份朦胧美,而"台榭造云空"更是将这种仙境感推向高潮,仿佛一切都在诗人的笔下变得轻盈而不真实。

接着,“眺听逢秋兴,篇辞变国风”两句,表达了诗人登临所触发的思绪和情感。"眺听"一词传递出一种远望的悠长之感,而“逢秋兴”则点明了季节,秋天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怀旧与沉思。"篇辞变国风"显示诗人在此过程中,不仅内心的情感发生了变化,其文学创作也随之转换为更贴近于国家山河的体式。

第三句“坐愁高鸟起,笑指远人同”中,“坐愁”表现出诗人的沉思状态,而“高鸟起”则是这种思绪被打断的象征。"笑指远人同"一句,通过对远方之人的指点和微笑,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相通与理解。

最后,“始愧才情薄,跻攀继韵穷”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才能和情感都不够丰富的自谦,同时也表现出对前人的敬仰以及努力追随先贤文学风格的决心。"跻攀"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不断攀登的姿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而又紧密相连的人与自然、个体与历史之间的关系。

作者介绍

温会
朝代:唐

生卒年不详。字贯未详。穆宗长庆元年(821)二月随段文昌出镇西川,以检校省郎兼殿中侍御史为安抚判官。公余从段文昌游宴唱和,撰有《和段相公登武担寺西台》等诗。事迹散见《白居易集》卷四八《李虞仲、崔戎、姚向、温会等并西川判官皆赐绯各检校省官兼御史制》及《唐诗纪事》卷五〇。《全唐诗》存温会诗2首。
猜你喜欢

杂兴六首

秦汉区区了目前,周家风化遂无传。
君看八百年基业,尽在东山七月篇。

(0)

秋波媚/眼儿媚

曾散天花蕊珠宫。
一念堕尘中。
铅华洗尽,珠玑不御,道骨仙风。
东游我醉骑鲸去,君驾素鸾从。
垂虹看月,天台采药,更与谁同。

(0)

隔浦莲近拍·飞花如趁燕子

飞花如趁燕子。
直度帘栊里。
帐掩香云暖,金笼鹦鹉惊起。
凝恨慵梳洗。
妆台畔,蘸粉纤纤指。
宝钗坠。
才醒又困,厌厌中酒滋味。
墙头柳暗,过尽一年春事。
罨画高楼怕独倚。
千里。
孤舟何处烟水。

(0)

隔浦莲近拍·骑鲸云路倒景

骑鲸云路倒景。
醉面风吹醒。
笑把浮丘袂,寥然非复尘境。
震泽秋万顷。
烟霏散,水面飞金镜。
露华冷。
湘妃睡起,鬟倾钗坠慵整。
临江舞处,零乱塞鸿清影。
河汉横斜夜漏永。
人静。
吹箫同过缑岭。

(0)

月照梨花/河传

霁景风软,烟江春涨。
小阖无人,绣帘半上。
花外姊妹相呼。
约樗蒲。
修蛾忘了章台样。
细思一饷。
感事添惆怅。
胸酥臂玉消减,拟觅双鱼。
倩传书。

(0)

病中绝句

酒钱自昔从人乞,诗思出门何处无?
青篛织蓬菅织席,此生端欲老江湖。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