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裱褙匠》
《赠裱褙匠》全文
宋 / 萧立之   形式: 古风

牙签玉轴新未触,何如颓檐灯火读。

李成骤雨郭熙山,何如一藤烟火间。

书画移人亦尤物,宝绘堂中长公说。

子持此艺将归时,霜刀正足供刈葵。

争名场中困机械,学古悠悠晚知悔。

残编料理数能来,了我明窗读书债。

(0)
鉴赏

这首诗《赠裱褙匠》由宋代诗人萧立之创作,通过对比和比喻,生动展现了对裱褙匠技艺的赞美与敬佩。

首句“牙签玉轴新未触,何如颓檐灯火读”,以“牙签”和“玉轴”形容书籍的精美,与“颓檐灯火读”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在昏暗灯光下阅读的意境,暗示了裱褙匠所修复的书籍如同新书般珍贵,值得细细品味。

接着,“李成骤雨郭熙山,何如一藤烟火间”,通过引用宋代著名画家李成和郭熙的作品,进一步强调了裱褙匠技艺的高超,能够使修复后的作品如同原作一般传神,甚至超越了在自然环境中欣赏画作的体验。

“书画移人亦尤物,宝绘堂中长公说”,点明了书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能够触动人心的珍品,而裱褙匠在宝绘堂中的故事,被长公(可能是指某位重要的收藏家或鉴赏家)所讲述,进一步提升了裱褙匠技艺的地位。

最后,“子持此艺将归时,霜刀正足供刈葵”,表达了对裱褙匠技艺传承的期待,希望他能够将这门技艺带回家乡,就像霜刀可以用来收割作物一样,为社会带来实用价值。

“争名场中困机械,学古悠悠晚知悔”,反映了在追求名利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忽视了传统技艺的重要性,直到晚年才开始后悔没有早些学习和传承。

“残编料理数能来,了我明窗读书债”,则表达了对裱褙匠修复书籍的感激之情,希望他能够继续修复更多的书籍,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如同解决了明窗下的读书之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不仅赞美了裱褙匠的技艺,也反映了对传统文化和知识传承的重视,以及对现代社会中人们价值观的反思。

作者介绍

萧立之
朝代: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怀新亭四首·其四

晚秧纷已及,中田日往还。

适与好风会,植杖观前山。

(0)

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其二

谁知牛铎黄钟,寡和阳春白雪。

如君句法饱参,妙处不关言说。

(0)

安国置酒敬简堂分韵得柳暗六春字·其三

公憎孔壬面,怪石乃寓目。

夜堂发深藏,林立惊满屋。

我亦苦嗜此,一见下风伏。

何当载而归,妙策三十六。

(0)

平时兄弟间十三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其十二

闻之元城公,南州宜止酒。

止酒纵未能,少饮还得不。

(0)

送郑宪酒

晴日南山几杕俱,跻高选胜不须扶。

也知坐上多佳客,可著青州从事无。

(0)

题大苏净居寺

平生爱山如好德,未尝一饭忘泉石。

大苏山下松柏林,路尽重门照金碧。

思公得道神所相,指示岩幽驻瓶锡。

天台妙教源欲启,来此一酌曹溪滴。

两公道场守龙象,兵火暂晦终辉赫。

撞钟伐鼓食千指,皆二大士之馀力。

萦纡石磴造山顶,上有玉人方燕寂。

北轩三伏飞冰雪,一日掠尽淮山色。

东游尘土我实倦,道过化城聊暂息。

青鞋布袜旧家风,此身终效名山役。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